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关注两会提案•为发生而发声——记文学院学硕第三党支部六月党日活动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071更新时间:2020-06-10

2020年全国两会于5月21日—28日在京隆重召开,今年是我国全面决胜小康之年、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举国抗疫的特殊之年。这场姗姗来迟的国是商议盛会,传达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政府在国际动荡时局中坚持“六保”“六稳”的坚定决心,更展现出中国人民对“向上的生活”的热切期待和不懈努力。

6月8日晚8时,文学院学硕第三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于线上开展了题为“两会提案·关注发声”的党日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热烈讨论,共同学习领会两会精神。

 


首先,支部书记徐婷带领大家以视频形式回顾了202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https://b23.tv/C7qDMP(插入视频《3D版政府工作报告》)

随后,7位支部成员就自身关心的两会热点提案发表看法,从“建议袭医与袭警同罪”、“提高未成年性同意年龄至18周岁”到“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制定反网络暴力法”、“男性配偶陪产假延长到38天”到“破除唯论文导向”、“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不同维度、不同深度地探讨了两会提案将带给我们每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改变可能,共同强调当代大学生党员必须时刻心系国事,为人民发声,为时代发言。

https://b23.tv/e9sjeM(插入视频《两会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徐婷就“建议袭医与袭警同罪”指出,作为传统性职业如教师、医生,遭到一定程度的迫害与污蔑,应进行群体性反思,从多方面避免家校、医患矛盾。《民法典》作为备受关注的“生活百科全书”,毋庸置疑也成为了学硕第三支部成员们讨论的热点。宣传委员向宁宁详细介绍了其中关于“提高未成年性同意年龄至18周岁”法律条例,她指出保护未成年人不受性侵害,加强性教育刻不容缓。支部成员王向宇指出,关于建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是两会关注民生热点,党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支部成员许陈颖提出网络空间应当法制化,反网络暴力法的推行是实现网络文明的有效途径。支部成员林然讨论了“建议男性配偶陪产假延长到38天”的议案,就议案是否可行进行利弊分析,她指出由于劳动力等缺失,法案应当缓慢实行。支部成员闫丽介绍了“破除唯论文导向”议案内容,指出平衡论文与科研关系的重要性。支部成员韩梦霞从学校政策,师生关系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的应对机制,她指出应多方位、多角度来实现教育公平化。

 

随着讨论的开展深入,支部成员参与越发热烈。明子奇就“破除唯论文导向”继续发表看法,他指出“唯论文导向”限制了学术发展,异化做学术的初衷,学校应该形成评价学术良性机制,实现论文由量化到质化的有效改进。但“破易立难”,如何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还需要更加深刻的探索和更为周全的考虑。于海霞就“提高未成年性同意年龄至18周岁”话题补充了“丧失思维能力的女童如何获得保障保护”、“性教育普及与性犯罪防范如何开展”等思考,引起更多成员的交流讨论。此外,大家还关注到我国目前新型基建、医疗建设、网络直播、地摊经济等现象。

 

最后,书记强调:支部全体成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以身作则,把学习到的两会精神主动转化为实践,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学生干部、党员先锋的身份里不断促进自我成长,帮助他人进步,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本期通讯:王孝利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