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清明祭•家国思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064更新时间:2020-04-09

近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经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继续巩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基层工作者不幸殉职,许多患者不幸逝世。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于发布公告,决定于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适逢清明,文学院研究生学硕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在参与全国性哀悼活动的同时,以书信的形式,向在疫情中牺牲的烈士与逝世同胞致以最深切的哀思。

清明节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人们往往通过祭祀与扫墓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与怀念。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的清明节注定有些特殊。支部成员于海霞在书信中重新思考了“清明”的内涵:“何谓‘清明’,是相思,是感恩。人们祭奠过去,也催护新生。感恩,我想是今年这个不一样的清明的主题。10点,鸣笛,默哀三分钟。在此刻,为那些逝去的同胞安息,因为你们,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活着事一种简单而又伟大的幸福,感谢你们。”疫情期间,每一次悲欢离合的上演无不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每一次生离死别都提醒着我们生命的可贵。正如支部成员徐婷以深情的笔调写道:“我很抱歉,自己并未从医,在疫情期间能身披铠甲奔赴前线,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握着你的双手,轻轻说一句‘别害怕’。最好的纪念是不忘却,今天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因为你们的离开痛定思痛,重新拾起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对陌生人的热心。”

在牺牲同胞中,有一批人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用生命守护生命。他们是牺牲在这场战“疫”中的烈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求。对此,同学们纷纷向牺牲烈士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支部成员蒋昕写道:“此时为烈士纪念、为逝者缅怀,我们更深刻体悟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英雄烈士是我们的标杆,跟随他们的脚步就是对其付出最好的铭记。生者奋然,死者安息。今日的缅怀和追思激励我们,让我们看到,英雄先锋点亮民族希望和国家前途的一盏盏明灯,映照出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自强不息的力量,惟愿我们传承这股力量。”这些勇敢的抗“疫”者也是一位位普通人,他们却在危难之际,一往无前地投身战场,支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回顾往昔,悼念逝者的同时,我们需意识到疫情防控工作并未结束。放松警惕只会使因先烈们的牺牲而带来的防疫成果化为乌有。虽然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但国际态势依旧严峻。正如习近平主席同比利时国王飞利浦通电话是表示:“病毒没有过国界,不分种族,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战胜之。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支部成员林然对此深有体会,她在群内发言道:“抗击疫情是一场全人类的战争,这场新冠疫情在中国上演的仅仅是一个序幕。但需要肯定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抗疫实践了真正的人道主义,挽救了无数生命,取得了很大的实绩。”

最后,愿逝者安息,英雄不朽。正如支部成员张琳琳所言:“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更是永远感念他们!向所有疫情里牺牲的英雄们致敬,愿所有逝去的同胞们安息!愿山河秀美,国泰民安!雄壮中华,生生不息!”仍活着的人将会带着逝者的遗志,将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把未来的路走的更好。

(学硕三支部供稿)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