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632更新时间:2023-12-25

       12月20日下午,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5335会议室召开集中学习会,会议主题为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宋清华主持,党委委员艾立中教授领学,王建军教授作重点发言,其他成员作交流发言。

       艾立中教授重点领学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关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探索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特别是“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王建军教授作重点发言。他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也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文化思想不能束之高阁,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呈现,特别是要结合工作岗位,立足教书育人,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与会同志认为,新时代高校勇担文化建设新使命,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凸显高校文化主题主调,遵循批判继承、学习借鉴、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一般规律,筑牢文化主体性,夯实文化自信根基,从文化育人主体、文化传播载体、文化育人环境等方面推进高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两个结合”为抓手,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涵养高校教师文化素养之“泉”,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文素养,实现专业教育与文化育人相统一。要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故事;同时,顺应信息化时代趋势,创新文化育人方式和手段,科学完善智慧校园、云上思政、线上线下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文化传播方式,综合赋能,不断提升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要进一步营造文化育人环境,着眼优美自然环境、浓郁人文科技环境,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入手,营造风清气正、四季书香的校风学风,涵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培育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断擦亮校园文化符号和品牌。

       宋清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既要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二是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师生、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教书育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赓续传承中华文脉,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