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晚,文综楼1003#3202,文学院举行优秀校友方志诚回母校交流并向母院捐赠个人著作活动。副院长周生杰教授、中教法教研室高群老师及25级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参加本次活动。
副院长周生杰首先向回到母校的方志诚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方志诚校友深耕语文教学一线多年,用实践探索诠释了文学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此次带着个人著作返校分享,是对母院培育最真挚的回馈,更是为青年学子送上的宝贵成长养分。他强调,文学是教育的灵魂底色,教育是文学的传承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苏州大学文学院是承载着百年文脉的育人高地,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学子,都肩负着传承文化基因、播撒文学火种的使命。我们要以优秀校友为标杆,将学院的学术积淀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让文学的温度渗透到每一堂课、每一次育人实践中,让教育的力量在文字传承中不断延续。

一纸证书,见证赤子情怀;一册书籍,承载育人初心。赠书仪式上,副院长周生杰为方志诚校友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其对母校教育事业的热忱回馈;高群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向方志诚授予捐赠证明,定格这份跨越时光的师生情谊与校友情谊。
随后,方志诚校友亲手将个人著作《做有故事力的教师》递到学生代表手中,扉页上的墨香与眼中的期许交织,定格成最动人的画面。每一本书都是经验的沉淀,每一次交接都是精神的传承,这份满载文学温度与教学智慧的馈赠,将为青年学子的专业成长注入强劲动力,让文脉在书香传递中生生不息。

文学是生活的镜像,教学是智慧的传递。方志诚校友的分享讲座,为在场学子打开了文学与教学交融的新视界,他以“享受文学之美”与“享受语文教学之乐”为双轴,层层递进地铺展育人智慧。谈及文学之美,他坦言这是一场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精神修行——既要在文学丛林之外静观世事,于烟火日常中感悟生活本真之美;亦要步入文学王国之中潜心品赏,在字里行间领略审美意趣之美;更要徜徉文学世界之内沉淀哲思,于人文肌理中感怀生命通透之美。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浪漫到《声声慢》的缱绻,从《滕王阁序》的壮阔到《渔歌子》的悠然,他以经典为例,让学子读懂文字背后的人生况味与生命力量。转向教学之乐,他提出需兼具思想情怀与时代视野,更要涵养教艺心态。在“术”的层面,他拆解出导入、板书、提问、结课四大教学艺术,结合《定风波》《声声慢》的教学实践,给出具体路径。每一个案例都贴合教学实际,每一处点拨都直击核心,让在场研究生深刻领会“让文学浸润课堂,让教学充满温度”的真谛。

作为深耕语文教学一线的实践者,方志诚以“享受文学之美 享受语文教学之乐”为题,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从文字里的人文底蕴到课堂上的育人智慧,从文学赏析的密钥到教学实践的心得,他用生动的案例、真挚的感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交流,既是校友对母校培育的感恩回馈,更是文学精神与教育使命的接力传承,为青年学子点亮了专业成长的前行之路。

(撰稿:沈浩然;审核:周生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