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传媒委员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纪录片制作人张同道教授受邀来我院开展题为“纪录片的想象力”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邵雯艳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曹炜院长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张同道教授来院讲学,并简要介绍了张同道教授的工作经历与学术研究成果,向张同道教授颁发讲座证书。

张同道教授开篇明义,指出在人人皆可记录的融媒体时代,纪录片若仅满足于纪实已远远不够,必须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他精辟地阐述了“纪实是基石,想象是双翅”的核心理念,并指出“想象力是纪录片实现美学升华、突破叙事边界的核心驱动力”。同时,张同道教授强调,相比于故事片,纪录片因其纪实属性,展现出似“带着镣铐舞蹈”般的创作难度与魅力。

在讲座中,张教授通过解读《舌尖上的中国》《初恋》《文学的故乡》等一系列案例,生动阐释了想象力如何赋能艺术创作。他指出,真正的创作并非对现实的简单摹写,而是借助审美想象,赋予内容超越原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无论是通过增加后期音强化叙事节奏与力量、营造细腻的情感氛围,还是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隐喻,都体现出创作者在把握现实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纯与形式创新的能力,深刻揭示了想象力作为创作引擎,在连接真实与审美、无形与有形之间的关键作用。

讲座尾声,张同道教授呼吁:纪录片的未来应回归电影美学,创作者应具备独到的人文发现与独特的审美表达,让想象力这双翅膀,带领纪录片飞向更广阔的艺术天空。
此次讲座,张同道教授以其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创作经验,将“纪录片的想象力”这一命题阐述得深刻而生动。现场师生沉浸于精彩案例与精辟见解之中,不仅深化了对纪录片艺术本质的理解,更对如何在纪实与审美之间找到平衡与突破获得了宝贵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