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以实践展现青春作为,用奋斗践行使命担当——文学院暑期实践风采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805更新时间:2023-08-31

7月13号,苏州大学“打造人文赋能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中国江村”之行正式启动。苏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宋清华带领学院数名师生走进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以下统称为“江村”),团队走村入户、展开调研,挖掘江村走在示范村发展前沿的秘密,为建设特色化、人文化乡村文化发展实践基地献计献策。

一、走进江村:新角度,再深入

调研伊始,由宋清华书记介绍本次人文赋能工作站的主要实践计划,徐成煜同学详细介绍“诗入江村”“印象江村”的文化形象打造方案,以文学新视角挖掘江村的符号内涵。钱湘蓉同学结合时代背景及江村转型的实际需求,针对“三弄文化”以及“三弄精神的现代阐释”阐述田野调查课题的具体内容。

江村文化园顾问姚富坤老师认真听取团队的人文实践计划,在表示肯定与支持的同时,强调要建设江村,首先要深入了解江村文化和特色。他热情地介绍了江村各类民间文化及传统习俗,十分希望实践团队能将田野调查落到实处,以新时代青年视角研究江村文化的特色及精神内涵。

二、你好江村:新构想,大概念

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江村,村中处处展现着新农村的文明景象。村委会会计周春燕谈到,江村目前正在实施“美丽庭院”和“江村文化弄堂”建设项目,力图创建干净、文明、美丽的江村,成为新时代新农村的典范。

周老师介绍“中国江村”的大概念及“一廊三村四园”的宏观构想,表达了江村文化品牌建设之迫切。实践团队分成3个小组,围绕民俗信仰、乡村治理、精神文化等主题,在江村荷花湾、南村、北村,脚踏实地开展调查研究,为江村品牌建设、江村文化创新性发展出谋划策。

三、建设江村:新精神,永传承

苏州大学文学院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广大师生以科研项目、课程活动、品牌建设等多种内容,走进乡村、服务乡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专业性、特色化为目标,打造人文赋能工作站品牌。

活动期间,苏州大学文学院与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签署了合作计划,多方共建苏州大学文学院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江村书房、传统文化工作坊、江村名师讲坛等文化交流平台,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深入乡村,将“中国·江村”示范村作为当代青年施展才干的平台,完成实践与理论的融会贯通,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