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文觞》第十三期(2009.3)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877更新时间:2009-03-17

《文觞》第十三期


    挺直的墨竹,雅致的湖蓝背景---简约的封面。
    又一期的《文觞》,淡淡墨迹,浅浅墨香,捧在手里的时候,忍不住又多看两眼。
    卷首语出自肖鹏学长,曾经的编辑部部长。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写下自己关于《文觞》的一点一滴,从初次的相逢到如今的默默关注。他一一说来,感谢了很多人。我们这些“在职” 的小编也许难以体会他此时的心情,却能从一字一句中读到他的留恋、他的祝福。这些都是对我们这些晚辈的鼓励吧!
    留有一些伤怀和几分鼓舞,开始细细看一篇篇论文。新一期的《文觞》一如既往,丰富而厚实。
    关于电影,听到李安访谈录里那一句“在生活中我是比较压抑的,不过还好,日子就这么过来了”,心里陡然痛了一下。任何形式,只要真实的就总是能触动到内心。关于电影,冯小刚的《集结号》与姜帝圭《太极旗飘扬》代表两种迥然的风格,也体现中韩电影文化的对比。关于电影,孟雅君、李良子给我们展示了那些人那些事背后的文化、观念和制度。


    唐倩蓉、葛延钰、高志宴、裴晗菲则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魅力。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被”字句偏误考察,让我们看到两种语言的交流;《尔雅》与《说文解字》的释义对比,揭示了两者释义的异同及其历史传承关系;词与短语的区分方法提出词和短语的划界问题。
    关于新闻,王雪提出美国新闻的困惑,谈论了美国新闻自由的冲突性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美国的新闻制度;同样关注美国新闻,韦玉婷分析美国环境新闻的兴起发展,借以探求中国环境新闻的发展之路;针对美国媒体对拉萨3.14事件的负面报道事件,陆惟怡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媒体的策略谈及这一事件的必然性和我们应有的态度立场。
    细读这些文字,能体会读者的思想,体会编者的心态,学着审视社会,审视自我。
    依然是隽永的语言,依然没有太多的图片,翻阅完之后依然留下一些什么,可以启迪,可以回味,可以思考。
    开始慢慢能体会肖鹏学长的心情。对于一份优秀的刊物,付出过许多心血,倾注了许多情感,在必要远远望着默默祝福的时候,心里的滋味是说不出的吧。不过依旧珍惜曾经的回忆,因为回忆让人看到逝去的美好。

 

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