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文觞》第十期(2007.11)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2191更新时间:2008-11-15

    “鹰击长空”,这是首先映入您眼帘的画面。灰黄的色调,也许会让您感到古朴和积淀。“十”是一个带有总结性质的数字,十期《文觞》是对前九期《文觞》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历次《文觞》编辑所累积经验的一次总结。由于十一期《文觞》将迎来全新的样式,此时以“雄鹰”作为封面图片,也许更能寄托我们对未来新《文觞》的期待。


    本期《文觞》刊登了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二��七年“学士杯”论文大赛的部分来稿,共计十二篇,分别是《唐宋男性词女性形象探析》(鲁辰琛)、《中国人的“麦子”情结》(俞佼)、《泛泛真人,显于真知而隐于闻道》(张钟元)、《“冰”释历史的无间道者》(孟雅君)、《歌与诗的误会》(殷昊翔)、《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情意》(周丽)、《魅影下的繁华与苍凉》(薛敏)、《浅论〈春明外史〉人物与主旨的艺术》(花明)、《从〈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物形象看罗曼•罗兰的创作理想》(沈加云)、《寻找与期待》(谢聪)、《〈喧嚣与骚动〉的价值取向和艺术手法(杨君)和《〈姑苏晚报〉虚假违法广告调查》(汪晓君)。古今、中外、文史哲应有尽有,颇有“琳琅满目”之感。“学术杯”的论文多根据作者的兴趣,新角度、新观点、新方法往往能应运而生。读罢本期《文觞》,也许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