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文觞》第九期(2007.6)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785更新时间:2008-11-15

    本期《文觞》由“礼拜三学术沙龙”、“小说家讲坛”和“本科生毕业论文选”三部分组成。“本科生毕业论文选”收录了五篇“优秀”毕业论文,分别是《浅论致使句的致事》、《做官与作诗―仕途功名影响下的唐诗文化》、《王力古汉语同义词辨析研究》、《浅论“隐含的读者”特征》和《〈武林外传〉:游走于传统与后现代之间的偏锋之作―兼谈中国情景喜剧本土化的转型》,代表了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等五大类专业方向;“小说家讲坛”收录了赵本夫、毕飞宇两位先生的演讲辞《文学的理想》《玉米前后》,让我们得以一览当代小说家的风采;本期《文觞》还刊登了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举办的“礼拜三学术沙龙”中关于“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漫谈”一期的内容,王尧院长及陈小明、李勇两位老师的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展示了读书人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幽默的话语。


    本期《文觞》最大的亮点是“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漫谈”的座谈录音稿,王尧院长及陈小明、李勇两位老师在与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同学的互动答疑中,多视角、全方位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形象,并阐述了文学与政治的微妙关系。三位老师放眼古今,纵横捭阖,结合他们自身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感受,以个性的语言、平等的姿态言传身教,大大拓展了基地班同学的阅读视野。可以说,这份录音稿是弥足珍贵的。
    两位小说家的演讲辞分别着眼于“文学”、“创作”这两个关键词。赵本夫先生以全新的视角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念,毕飞宇先生以具体作品为基点畅谈自己的创作感受,他们的想法很值得借鉴思考。
    论文部分的编排沿袭了往期《文觞》择优选取、注重严谨、力求专业范围广泛等特点。五篇论文各具特色,有的取材丰富,有的理论缜密,有的观点独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林外传〉:游走于传统与后现代之间的偏锋之作―兼谈中国情景喜剧本土化的转型》这篇论文。时值电视剧《武林外传》热播,作者独具匠心地把握了这一“新元素”,从情景喜剧入手,层层婆媳,对热播剧《武林外传》做出了较为全面而独到的探究。
    本期《文觞》较之往期更加细致、精谨,版式更加合理,反映了《文觞》编辑的不断进步。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