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新环境、新挑战、新成长――记新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582更新时间:2009-10-28

  

         10月26号下午4点,由文学院团委主办的新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文综楼1201教室举行。讲座的题目是“新环境、新挑战、新成长――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由吴铁钧博士主讲。此次讲座围绕“适应”两词展开,分析了大一新生的几种心理,生动形象地提出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参加讲座的主要有文学院团委指导老师纪金平老师和09级新生。

 

讲座伊始,吴铁钧博士以赫胥黎《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引出话题,证明适应是人生最重要的话题。紧接着,他又以两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Growing Pains 》和《大长今》让同学们明白了:尽管生活中存在各种变化,有的变化让人不舒服、不认同、不接受,但是,人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积极适应环境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第二阶段,吴老师用函数图像形象地描述了大一新生由初来乍到的兴奋期到彷徨失措的适应期、再到游刃有余的稳定期的心理历程。然后,通过对新生走进大学后生活方式、校园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的说明,吴老师强化了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自己管理教育自己,自己规划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析完了新生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吴老师又分别介绍了大一新生应该“如何适应校园环境”、“如何适应新的同学关系”和“如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1、适应校园环境,新生们要懂得新时代的“四诊法”,即望(观察)、闻(倾听)、问(提问)、切(关切);

2、适应新的同学关系,新生们要学会宽容、自律、沟通,艺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同学们首先要认识到大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例如:课堂教学,考试,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其次要面向未来的发展,合理设计学习生涯;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最后,要与老师积极沟通,加强师生间的磨合。

  随后,吴老师列举了面对困难可能产生的三种情况:不愿适应、不会适应和急于适应,揭示了大一同学中常见的适应新环境的问题:态度问题、方法问题、心态问题,并鼓励我们积极寻求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教育我们摆正态度,放平心态,保持耐心,自我调节。

 

  在讲座的最后,吴老师以高尔基《海燕》中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与同学们共勉,并祝福同学们顺利度过适应期,迎接快乐健康的新生活。此次讲座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吴铁钧教授用生动诙谐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在愉快的气氛中告诉同学们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对大一新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