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张爱玲电影《半生缘》展播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297更新时间:2009-05-22

张爱玲电影《半生缘》展播


    5月19日晚上六点半在文综楼1202,由文学院科协与弄潮文学社共同举办的张爱玲电影展播准时开始。本次电影展播播放的是由张爱玲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半生缘》。
    观看影片《半生缘》,仿佛是穿越一颗悲凉而平静的心,去尽力捕捉那些遥远的感觉。主人公顾曼桢的叙述是那么的冷静,深深的悲随着生命的流逝,已泛起一层淡淡的哀愁。
    影片始终弥漫着昏黄的回忆的味道,没有鲜亮的颜色,似乎永远是冬季。有时灰色的寒意甚至会使悠悠的感动自然地变为心痛。然而这正是电影视觉艺术的动人之处,它让这一切生命的幸福与悲苦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素素的白雪,厚厚的大衣,长长的围巾……一切深沉朴素的细小事物都能使人略带感伤,这又正好能缓缓地展现一段漫长的不了情,让人缓缓地流泪,来哀叹这些不幸的人!
    因为不幸太多,才会觉得那点滴的幸福是如此可贵与可爱。我们喜欢曼桢与世均的相遇,喜欢曼桢为世均整理箱子,为他擦去脸上的污渍,喜欢世均将披风轻轻围在曼桢身上……然而一切一切的喜欢与幸福在苍凉的大背景下都变成苦涩的味道,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们悲曼桢,她似一个纯净高贵的瓷瓶,命运把它摔得粉碎,最后却要自己一片一片粘起来,还要忍着那些伤痕自己包好……我们悲曼璐,虽然这悲里夹着许多恨意,但她人生的苦又岂是能靠抽烟,大哭大闹表达出来的。一个女子,为了支撑家庭七口人,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爱情,身体,名誉和应得的尊重。“同一个妈生的姐妹,凭什么你就那么高贵,而我就那么下贱?”再鄙视中生活的曼璐,把委屈与伤心埋在心底太久,终于爆发为一种变态的报复,让自己的丈夫践踏了自己的亲妹妹。这样阴惨离奇的故事,恐怕只有在我们被震住的时候才会相信其真实性。也许你会觉得曼璐如此可恨,想既然她已做出牺牲,为何不能再伟大一些,做出忍耐的善良?然而我们毕竟都是平凡的众生,这里所要演绎的并不是传奇,而是真实的生命故事。“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有时候,看起来不完美的叙述却更接近于生命本身。因此,如果说曼桢的悲是大悲,那么,曼璐的悲则是真悲。


    爱总是伴着理想,或者说爱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所有的心碎和遗憾都不过如此,爱的理想终究是敌不过现实的惨烈和人性的黑暗。爱过了,错过了,待到重逢时,已经回不去了。缘分,在这时是解释一切的软弱而最好的借口。
    细细想来,这世间,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曼桢与世均不能,曼璐与豫瑾不能,叔惠与翠芝也不能……“爱一个人并不一定占有”,曼桢的坚强隐忍都因着那颗爱世均的心从未改变。而世均对于曼桢突然消失的痛苦也在最后冰释:自己一直牵挂着的人并未辜负自己。
    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有这么个人”,那么,你已经是幸福的了。当爱太容易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会轻松地不知道去珍惜。
电影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