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在苏州的幸福感调查之心中的“幸福”――外来豪爽阿姨的幸福观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729更新时间:2013-07-18

7月15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步入尾声,虽然还是比较炎热,但是有习习微风,队员们继续踏上“外来务工人员在苏州的幸福感调查”之路,走进莲花新村五区。

 

同学们遇到了很多热情好心的路人,很多外来人员对苏州好评不断,认为这是个很容易让人幸福的城市。其中,一位豪爽的阿姨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见同学们是大学生,要做社会调查活动,便很热心地给予帮助,积极回答队员们的问题。据阿姨说,她是外来打工人员,和丈夫一起在苏州奋斗并扎根立足,首先,她对苏州古香古色、小桥流水的江南之秀十分喜爱,说这里的环境、气候条件良好,是个十分适合居住的城市,这让她觉着很幸福。其次,对小区的环境,她觉着较为满意,并强调小区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保护,不应该仅靠清洁工们的辛勤劳动。如果人人都有社会公德意识,共同守护生活家园,那么便更让人觉得幸福了,毕竟,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紧密相连,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为社会整体的幸福做出一份努力,那么社会的幸福指数便会上升很多。

 

接着,队员们询问她心中的幸福主要由什么构成,她说,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同,她说,目前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较重,压力较大,这是所有中年人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她希望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快乐成长,自己、丈夫及姐妹兄弟们工作顺利、天天拥有好心情。队员们向她询问了月薪及生活开销,收入支出等问题,她说月薪在4000左右,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当然,外来人员在苏州扎根立足也比较不易,幸福是要建立在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上的,至于金钱,和幸福不成正比,当然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还是必要的。

 

 

阿姨说,在苏州奋斗虽然较为艰难,但是和丈夫同甘共苦,一起拼搏奋斗,日子过得也算舒心,最主要的是心里觉着很甜,精神上的幸福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最大动力。阿姨乐观豪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任何挫折痛苦,这就是她心理强大的表现,是她幸福的源泉。听了阿姨对幸福的理解,同学们受益匪浅,倍受感动和鼓舞,激励着队员们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寻找自己心中的幸福。外来人员在苏州扎根立足实属不易,然而,幸福的源泉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如何将压力变成动力,如何将现实的困难变成激励自己前进的精神支撑,这和自己是否幸福有难以割舍的联系。

 

第三天实践活动的采访,也使队员们感到幸福,听着奋斗的人们讲述自己的幸福,同学们也备受激励,在小雨的洗礼下,同学们的幸福更加纯澈。整理好材料,队员们满载而归。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在此画上句点,每个人心中都收获满满。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