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在苏州的幸福感调查实践第一日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676更新时间:2013-07-18


在做了较充足的准备后,暑期实践小组于2013年7月13日到达苏州工业园区莲花新村五区,进行“外来务工人员在苏州的幸福感调查”的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队伍分为三组,其中某四人小组负责对居民们进行采访,并且拍摄一些视频。夏日攀升的气温并不能使组员们退缩,难耐的酷暑也敌不过同学们的满腔热情。下了公车,取得社区保安的许可后,组员们就按照事先的分组行动。取景的照相的,首先往社区深处去了;发放调查问卷的组员则迅速地散开来;调查日常生活与管理状况的组员则踏入社区居委会;负责采访视频的组员也开始了对不同年龄者的询问。

 

刚开始的进程并不顺利,社区居民对这类的活动缺乏相应的兴趣,除了取景与居委会方面比较顺利之外,其他方面社区居民较排斥,录视频的反应尤为强烈,不过最终结果大致令人满意。并且可能由于天气较为闷热,同学们采访的行人不是很多,而且小区行人较为匆忙,但通过几个路人同学们可以发现,青年人压力较大,幸福感较低,主要是为生活来源奔波忧愁,可见幸福是建立在一定物质保障上的。

 

对于小区周围的环境,各位组员们也进行了一定的考察:一方面,绿化做得比较好;另一方面,社区的硬件设备硬件环境相较于其他社区,如菁英公寓,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但是住在这里的居民看上去似乎还是很幸福的,所以,物质不是决定幸福的唯一标准。

 

 

实践活动第一天组员们主要采访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是外来的,但并不是务工人员,可是经过了解,队员们知道了她的儿子在创意产业园区工作。于是,就按原计划,进一步询问了她关于工资收入、生活开销以及对小区环境和物业满意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最后还让她对自己的生活打分。结束后,成员们还与老奶奶合影留念,并且向她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这次活动中,队员们看见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了生计而在陌生的城市奔波打拼,他们为了苏州的繁荣与发展奉献着青春与汗水。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尊敬与相应的帮助,他们也需要温暖与幸福,需要一个漂泊生活中的一个港湾一个家。除此之外,这次的调查活动也使每一个组员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更真切直接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在苏州的生活及心理状况,并有利于呼吁更多人去更多的关注这一群体。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