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丧葬习俗变革第一日――暑假赴徐州实践团队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585更新时间:2013-07-13

7月10是苏州大学徐州丧葬习俗及柳琴戏调查实践团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一名队员留在苏州大学参加了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幕式,其他人则在彭思奇的带领之下参观了徐州市博物馆,充分领略了徐州汉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丰富绚丽与大气。

 

金戈铁马展馆向众人展示了从公元前21世纪大彭国君彭伯寿为夏王朝平息武侯叛乱至1948年国、共军队的淮海战役这一漫长历史阶段,无数大小战争遗留下来的宝贵文物与痕迹,大家在参观中仿佛已设身其中,顺延着亘久的时间长河去领略其中壮阔雄浑的豪迈气势;汉室遗珍展馆向大家从各方面呈现了彼时的汉朝画卷,这些曾一度被埋进墓冢的珍宝在千年后被人们发现,然后毫无保留地向世人释放它们的美,提供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还包括厚重的历史氛围与很高的研究价值;天工怀玉展馆更多地为我们众人带来了一种精致、细腻的审美艺术感,无论是小巧的玉镇、奢靡的玉枕、华丽的金缕玉衣,还有镇馆之宝龙形玉佩都给我们带来一股极为纯净、沁心的舒适之意;偶俑华采展馆则更多地通过柔美的舞俑、妖异的镇墓兽、活现的侍女俑等众多鲜明的形象补充了我们的想象,增加了我们的见识;还有史河流韵展馆中的那副唐朝的银簪,尽管因年代原因已经失去了银质的光泽,但仅凭一层沉郁的铁色尚不能遮掩它穿越时空传达给大家的极致的美。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已是现今中国文化旅游者的共识。徐州作为古代九州之一,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并出过11位开国帝王,其中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最大,与汉高祖刘邦的渊源最深。现今位于徐州的沛县是刘邦的故乡,现存有汉城,歌风台等相关文化景点。徐州位于我国南北交界地带,号称五省通衢,集南雄北秀于一身,徐州文化表现出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队正是基于徐州这座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民俗传统开展此次实践活动,针对徐州的传统丧葬习俗及地方戏曲柳琴戏对白事与现代人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

 

 

在离开徐州市博物馆之后,部分队员还登上了云龙山,于空中领略徐州的整体风貌,还在放鹤亭前瞻仰了苏轼放鹤亭记的风采。而在下午队员们则根据这一日的所想所感、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开始了对于调查问卷的设计。

 

参与问卷设计的队员分为三组,分别负责传统丧葬习俗、徐州传统戏曲柳琴戏的问题设计与两部分问题的挑选重组工作,并初步拟定通过网络与定点分发两种方法。在调查问卷设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在题目和答案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反复模拟问卷填写者的心理,力图设计出目标明确,逻辑合理,可以为填写者适应的问卷。

 

问卷设计完毕之后小组成员还讨论了第二天的行程,暂定以实体问卷的定点发放与数据的初步整理统计为主题展开行动。

 

今天虽然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但队员们已经充分领略到了徐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到历史文化对徐州市民的影响和渗透,并意识到了此次以丧葬习俗变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必要所在。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