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文学院“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团队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707更新时间:2012-08-08

2012年8月5日上午7点,徐州已是艳阳高照,太阳炙烤着大地,耳边的蝉声此起彼伏。这是苏州大学文学院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小分队实践活动的第四天,也是来到徐州的第二天,经历了长达7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又在南通大学与江苏师范大学长时间徒步调查走访,队员们略显得有些疲惫,但是,队员们仍是精神抖擞面对新的一天,迎接新的任务。

早上8点半,队员们带着厚厚的资料乘坐11附路公交车前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是世界著名的矿业最高学府,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全省四所部省共建高校之一。这样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研究必定别有一番见解。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中国矿业大学,雄伟的建筑与绿树成荫的环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与江苏师范大学老校区一样,中国矿业大学是开放度较高的大学,道路上众多的行人反而为我们寻找大学生增添了些许难度。吸取了在前两所大学实践的经验,队员们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大学生相对集中的考研班上。找到具体位置后,队员们讲明了来由,班上40多位同学都十分友善的给予了配合。接着,队员们又分开到自习室寻找调查目标,虽然收获不多,但每一点成绩都是调研成果的重要保证。

一番行走后,队员们都已汗流浃背,太阳到了中午更是肆无忌惮的散发着热量,如此高温而收获不多令队员们都有些焦急。中午午饭休息过后,队员们仍不放弃,一行人来到了中国矿业大学的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保安大叔听清来意后,给我们放行。图书馆安静凉爽,自习室内的吊扇吱吱呀呀的转着更显的室内的安静,同学们都在认真的看书学习,队员们轻声轻步地走进去完成我们要做的任务,如此又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卷。下午4点钟队员们乘车回到了旅馆,对今日的资料做了整理归纳。由于数据较少,队员们都有些懈气,这时,一名徐州本地的队员提出建议,位于市中心的古彭广场是市民晚上散步休闲的好场所,不放到那里去看看。

晚上7点钟古彭广场上发出柔和的灯光,远远的就听到广场上人们跳舞的歌曲声,走进一看,这里不仅有大爷大妈们的舞蹈,还有一个身穿白色衣服手执大号“毛笔”的老人在一旁练字,大地为纸,清水为墨,写出来的字隽永清秀,十分好看,围在旁边有很多小朋友都在有模有样的临摹起来,看到这一场景,队员们都很高兴,这一趟没有白来。在我们与老先生的攀谈中我们得知,他们每天都会来这里练字,也是免费教导小朋友们写字,这已然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可以培养人淡薄稳重的品行,如此可以使得身心健康。在我们告诉老人家此行的目的时,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传,在现代也要合时机地借助现代科技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新的内容和发展,大学里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过于刻板,机遇兴趣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队员们听后都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队员们在徐州一行的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可以使人淡泊宁静,为人们创造和谐的环境,同时,只有人在淡泊宁静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