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支教特别之行―慰问比德乡敬老院老人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756更新时间:2012-08-08

2012年8月4日,今天是“情系西部,爱暖贵州”苏州大学一乡人支教团暑期实践团队进行支教的第七天。这是极其特别的一天,一乡人支教团从支教团员里抽出8个代表,去慰问比德乡敬老院的老人。付慧作为苏州大学的代表参与其中。

从早上出发,中午才到了比德乡敬老院。敬老院环境较好,有宽敞的场地,共两层楼。一楼是厨房和办公室,二楼是老人们住的房间。共有18人,其中只有一个女老人,其他都是男老人。他们年龄大多都是五六十岁以上,最老的有八十六岁。当支教队员到达敬老院时,老人们已吃过午饭,正坐在阴凉处聊天休息。他们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很高兴,也很喜悦。支教队员帮老人们洗衣服、剪指甲,倒茶水等,希望能帮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做完事情之后,支教队员便和老人们一起玩一些娱乐活动,例如下五子棋、下象棋、打扑克、看电视等,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我们也和每一位老人近距离地聊天,和他们多说说话,也问了他们在敬老院的生活情况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也送了每位老人一个水杯、一块毛巾、以及一些吃的。这是香港慈恩基金会和圆行法师基金会委托一乡人支教团发放给老人的。尽管东西不多,但也承载了许多心意。希望老人们能生活愉快,身体安康。

其中,这十七位男老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男老人(86岁)竟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革命战士。他身上有许多战争留下的伤痕,并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党员证,里面的纸张已经破损,但是他的照片和“中国共产党”的字迹也依旧清晰可见。他的军彰共有三枚,看起来很新,由此可知老人有多么爱惜自己的这些光辉的荣誉。他很小心地从荷包里掏出来给我们看,我们很震撼,因为这是一个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士兵,他很爱祖国,他爱人民,他曾经的光辉岁月无可取代,这些光辉的荣耀、这些曾经致命的伤痕如今也见证了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他是一位伟大的功臣,虽然他没有被记录在案,没有太多人熟知他曾经所经历的,但他依旧是人民的英雄,是人民引以为傲的光荣。

和老人聊完天后,支教团队便开始去买菜做饭。敬老院里有做饭的阿姨,但今天支教队员希望能亲手做饭给老人吃,所以请阿姨在旁边指导。做了很多菜,比如番茄炒蛋、玉米炒肉末、回锅肉、三鲜汤等。老人们吃得很开心,直夸我们做的菜好吃。我们也很高兴,因为老人们吃了很多菜。饭后支教队员洗碗并打扫了厨房。由于时间原因,我们不得不离开。当我们走时,老人们一直向我们说感谢,我们也一直说这是我们该做的。

总有一句话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那老年人呢?有很多人把关注力一直投入到孩子身上,但是这些孤寡老人又有多少人真正注意到?政府建了养老院,并维系其发展,这是十分好的。但是也需要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也许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志愿者或者是自己有空时去陪老人们聊聊天,帮他们做一点小事,但这份小小的关爱却一直感动着彼此。支教的旅程中,我们不仅和孩子惺惺相惜,也和老人的心紧紧相连。希望我们的支教旅程能感动更多人,带动更多人。让越来越多人也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去感受不一样的支教旅程。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