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支教传爱千里,真情永存人间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695更新时间:2012-08-08

2012年7月29日,“情系西部,爱暖贵州”苏州大学一乡人支教团暑期实践团队开始了第一天的支教活动。团队到达了水城县化乐乡雁鹅小学后,便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活动。由于近段时间贵州省水城县一直处于雷阵雨的天气状况,所以为安全起见,考虑到学生上课不便、学校的建议及家长的意见,团队在三至六年级开展了支教活动。

刚出市区,道路明显变窄,前半程虽弯弯曲曲,高低起伏,但也还算平整;后半程的石子路与泥土路就开始崎岖不平,路上常有在修路段,有好几处更是出现了塌方,一些碎石土块横垣在道路中央。贵州山很多,到达学校的路旁全都是山。正是盛夏时节,山林郁郁葱葱,一眼看上去十分壮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支教团队终于到达了雁鹅小学。

学校是两层楼,一共八间教室。来雁鹅小学支教队员共14人。因为一、二年级不在支教范围,所以空出来的两间教室便用做寝室。把课桌拼在一起,再铺上被子,便成了休息的地方。还有一件空出来的便用作厨房。团队达到后,先做了一个整体的大扫除,再把需要上课的教室整理并重新布置课桌摆放,希望能给学生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教室中的桌椅有些破旧,大都摇摇晃晃,有些桌子的桌肚已经消失。学校的操场就是教学楼前的空地,坑坑洼洼,积水很多,两边有两个简陋的篮球架,篮筐只是简单的铁圈。操场背面是三个石板搭成的乒乓球台,中间用石块垒起做分隔。由于国家大力推行的“阳光午餐”工程,学校有一间饭堂和厨房。操场周围是绿草和芭蕉树,由于刚下过雨,一切生命都在雨水中重生,是希望的颜色。

由于在支教之前已写好教案,所以支教团队便要开会讨论队员的备课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期间,也和学校的校长、老师进行多方沟通、了解,对学校学生的整体情况更加熟悉,以便于支教工作的开展。

周边村民对支教队的支教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们希望支教队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山外的世界如此的精彩,给他们带去希望,带去鼓励,希望他们能走出大山。

傍晚由于打雷下雨,便开始停电。团队的晚饭便在几根蜡烛的照耀下开始进行。来到雁鹅小学的第一天便是在忙碌却又兴奋的心情中度过。打扫卫生,完善备课,和老师沟通,与家长交流等,这些是支教活动开始前必做的准备工作,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大家团结一致,互相探讨,彼此照顾,想到第二天便开始要支教,内心是激动不已。想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分享给孩子,想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孩子,相信自己,并坚持努力奋斗,一切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支教,把更多人的爱不远千里送到农村,山里。这份真情,也温暖了彼此,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美好的支教生活。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