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记“苏州无偿献血调查”实践活动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697更新时间:2012-07-17

2012年6月30号早上8点实践小组齐齐在苏大二期东门集合,盛夏的早晨阳光虽不如中午炙热逼人,手臂肌肤上隐隐的灼热却也显露了它不可小觑的威力。

实践小组的第一次出行,经历146路公交车漫长1小时的旅程,小组成员们到达了苏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观前街。在下车的一刻,被闷热的空气蒸腾出的困倦和窒息感瞬间消失,被公交车里拥挤的人群推撞掉的兴奋感也逐渐回归。看着步行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我在心里默默欣喜,今天的社会实践主要内容就是针对不同职业、身份、性别、年龄的苏州人进行采访,就他们的无偿献血情况,无偿献血的原因、动力或者排斥无偿献血的因素、根源,听取改善苏州市无偿献血情况的建议,有人就好办事了。

看着街上的人都行色匆匆,实践小组里唯一一位男士宣扬了绅士风度,自告奋勇的瞄准树荫下闲聊的一对小情侣,殷勤地坐在他们身边。小情侣虽然惊愕、羞涩,却很善解人意地表示愿意帮忙。开头的顺利让小组成员雀跃不已,小组成员们迅速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分工各司其职。男士沉稳的提出问题,肖月认真地提笔记录,组长胡单芳摆开架势准备拍照,我和江柳则跟小情侣的女生就宣传单册上的无偿献血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攀谈和宣传。

采访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小小的愉快插曲。实践小组在步行街的巷道中穿行,搜寻目标的偶遇了苏州大学材化学院的“医疗保险,医药卫生”主题的实践小组,看着双方队员被汗水浸透的队服,湿漉漉粘着鬓发的通红脸颊,小组成员们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双方队员心领神会地相视而笑,从这带笑眼睛里,小组成员们看到了所有参与社会实践成员心底的勇气和激情,看到小组成员们坚持和努力的方向和理想。

中午时分,实践活动进入下一个行程安排。然而这一次却不像采访一样顺利,大概是现代社会铺天盖地地广告宣传单给行人带来了负面阴影,不少行人对小组成员们的宣传单册避之不及。幸而,在找出行人排斥宣传单的症结所在后,小组成员在派发宣传单册前都会明白宣示“无偿献血”的公益性主题,而行人一旦知晓宣传单册的公益性后态度明显友善,更加乐于接纳。派发单册的中途,更大的挑战来临,鉴于对观前街道管理条例和申请流程不熟悉,城管叔叔一脸严肃地制止了小组成员们的宣传活动。忐忑不安在每个人心中蔓延,小组成员们紧张地向城管解释、道歉。值得庆幸地是,城管叔叔也是个热心公益的人,他宽容的对大学生公益性社会实践表示了理解,并且指导小组成员们如何申请在观前固定道路上派发宣传单册。多亏了城管叔叔的帮助,第一天的户外社会实践活动终于在汗水、疲惫、欣慰和成就感中惊险的结束。好好休息,保养好精神,让我期待明天的社会实践也能够顺利结束。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