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平江路的寻访--记七月二日“苏州民间古诗研究”团队实践活动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629更新时间:2012-07-17

一袭青衣飘出青石桥;桥下一支乌篷船吱吱扭扭地摇过,垂柳拂水,扫过倒映在河中的粉墙黛瓦,晕出千年的历史。我们在风遗失的角落里,用时光的拓片,寻找历史的踪迹。

酷热炎炎,我们小队一行趁着大清早便来到了古韵悠悠的苏州古街――平江路。期望能够在这条充满故事的小街上遇到几个乐于和我们讲述苏州故事的人。

我们的眼光仍然聚焦在老人身上,因为总觉得他们全身上下都充满着故事,他们的眼神,他们的笑容,甚至是他们的皱纹都饱含着故事……

牛头泾――牛郎织女的故事

太仓的南边的黄姑塘边有一个叫黄姑村的村子,村里面有一个男生叫牛郎。牛郎从小父母双亡,和哥哥住在一起。有一天,天上有一只牛飞到牛郎身边,牛郎就细心养那只牛,他们和朋友一样,非常亲密。

哥嫂对牛郎很不好,烧了好东西偷偷吃,不给牛郎吃。嫂子特别嫌弃牛郎,觉得他拖家里的后腿,吵着要分家。牛郎没有办法,就说别的不要,就要这头牛,种一块地,住在一间茅草屋。

牛郎和牛一起非常努力勤劳的种地,相依为命。牛郎不仅很能干,还很有才华。他干完农活后,经常骑在牛背上吹笛。

他吹的笛声非常好听,天上的织女一直在彩云端里偷听,连续听了七七四十九天,产生了爱慕之心,有一天就把头探出了彩云里。牛郎偶然间抬头望天,就看见一位美丽的仙女,非常喜欢,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老牛说:“牛郎啊牛郎,你对她招招手,她如果有意思,会和你相会的。”

牛郎听了就向她招招手,织女看见了就从头上拔了一只银簪丢下来,“刷”的一声,银簪变成了一条通天大道,牛郎骑在牛背上,到天上和织女相会了。然后就由老牛做媒,织女下凡和牛郎结为夫妇。他们生了个双胞胎,一男一女,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织女织的布特别好,她还教村上的妇女织布,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们夫妻两个。老牛临死前把牛头搁在河岸上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放好,到危急的辰光可以派用场,披了身上可以上天的!”老牛死的那条河浜直到现在还叫“牛头泾。”

  织女啊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孙女。玉皇大帝发现织女不在机房里织布,派天神天将查,知道织女下凡和牛郎成了夫妻,还养了双胞胎,非常生气:“仙女怎么可以与凡人匹配,门不当户不对,要处理!”就派天神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庭。

黄姑村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天神天将把织女抓了回去。

牛郎见天色不好,回家发现织女被押上天,急忙披上了老牛临死前叫他留好的牛皮,把儿女放在担子里挑着飞上天追。织女见他们追来,心想,我是玉帝孙女,应该不会把我怎么样;牛郎是凡人,上天后肯定要受惩罚。就挥手叫他们不要跟来。

牛郎他们不听,织女急了,把头上的金簪拔下来,朝身后划了一下,划出了一条银河,河水翻滚,浪花非常大,牛郎他们就过去不了,被拦在河东。

玉帝把织女抓去后,严厉批评了一顿,监禁在机房里织布。牛郎不能与织女相见,儿女们哭喊着要娘,织女在织房里也整天哭哭啼啼,没有精神。王母娘娘看他们可怜,就向玉帝求情,玉帝勉强同意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这就变成了七夕。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