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探究南通民间传统工艺――哨口风筝(六)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721更新时间:2012-07-14

2012年7月13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南通非遗工坊,并荣幸地采访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郭主任,郭主任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以及大力的支持。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在南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较为到位的。郭书记提到,南通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2005年便成立了风筝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其中以南通特色的哨口风筝为主。哨口风筝又称为板鹞风筝,主要分布于南通港闸区的闸东乡、闸西乡、崇川区的秦灶乡以及通州的李港等地。因为哨口风筝早在北宋年间就有记载,可以看出历史极其悠久,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

然而,南通的哨口风筝现如今面临着许多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哨口风筝出现在群众眼中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导致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越来越紧俏。现在哨口风筝方面人才稀缺,首先由于经费不足,在对其保护和宣传方面,南通非遗工坊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其次,哨口风筝的保护工作仅停留在市区阶段,在县城乡镇等地并未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哨口风筝的保护工作。郭主任在采访中不时流露出对哨口风筝感到自豪,又不时对哨口风筝的未来隐隐担忧。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哨口风筝,热爱哨口风筝!

社会是个大学校,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磨练,在实践中实干。同时我们觉得现在我们大学生实践活动所迸发出的小能量,必将影响社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