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韶山山水溢清气 故居钟灵毓伟人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860更新时间:2012-07-13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2012年7月,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上传来阵阵歌声,唱歌的师生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展开鲜艳的党旗,在毛泽东铜像下放声歌唱《东方红》,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此举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有的甚至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歌声在铜像广场上久久回荡。

 

这些唱歌的师生们是苏州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湖南小分队,其中带队的是苏州大学文学院党委张健副书记,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纪金平老师,文院团委书记胡萱老师,以及杨旭辉老师和王宁老师两位教授,他们带领着文学院的一批学生骨干在炎炎夏日来到了毛主席的故乡,感受革命热情,开始了一次红色之旅。

 

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是一个狭长山谷。1893年12月26日,太阳初升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早在1961年3月,国务院就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独特地政治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故居成为世人瞻仰的革命圣地。

 

此行的第一站,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毛泽东故居。在这里,身为毛家长子的毛泽东并没有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并没有继承父业,而是走出了韶山,登上了中国政治的大舞台,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纪念馆大门顶端挂着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的金字红木匾。往里走,实践团队依次参观了故居中的堂屋、厨房、火堂、横屋、卧房等等。纪念馆中陈列的一切都让实践团队的成员佛看到了场景的重现:仿佛可以看到1925年毛泽东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经在这里召集父老乡亲召开各种小型会议,向农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仿佛可以看到他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骨干开调查会,了解韶山农运情况,并对农运作了重要指示,同时也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著作;仿佛可以看到毛泽东在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在故居的前面是南岸塘和荷花塘,南岸塘就是毛主席少时“习武练艺”的最好地方。盛夏时分,荷花塘里的荷叶正好新生,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实践团队的师生们在故居门前集体合影,留下一份美好的记忆。

 

之后,实践团队徒步来到铜像广场瞻仰了毛泽东铜像。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浅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排成三排,向主席深深的鞠三躬,表达敬意。并在铜像前合唱了一曲《东方红》。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了毛泽东纪念馆,参观了毛泽东生平业绩展览馆,听讲解员讲解了毛泽东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道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毛泽东同志遗物展中,主席使用过的几万件遗物,,仿佛诉说着领袖八十三载春秋的工作和生活。既有反奢倡俭,清廉如水,又有雅情逸致,坦荡襟怀。毛主席的革命家庭就是一本革命教科书,毛主席一家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他们的英雄事迹就如同主席诗词中所写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韶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一路追寻伟人的足迹,让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了解了这个孕育了伟人智慧的地方,感怀着主席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主席的一生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必将为人们深深铭记。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