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凤凰情思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636更新时间:2012-07-13

“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沈从文先生一曲《边城》,将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也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2012年7月,苏州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湖南小分队由苏州大学文学院党委张健副书记,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纪金平老师,文院团委书记胡萱老师,以及杨旭辉老师和王宁老师两位教授带队,和文学院的一批学生骨干

第一站便是来到了古城凤凰,在这座美丽的湘西小城开始了一次丰富的文化之旅。

 

谈文论诗忆故人

世人知道凤凰从沈从文开始。1902年,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间,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厢房。时过境迁,如今这里改建成了沈从文生平事迹展览室,檀木方桌、藤编靠椅、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等等都是沈老当年使用过的实物。实践团队的师生们通过展览馆中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了解到沈从文步入尘世后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仿佛可以看到沈老和蔼的音容笑貌,听到沈老的教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位文学巨匠,不仅用心血给人们奉献了900余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且他的憨厚纯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奋劳作,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另外,实践团队还参观了陈宝箴,熊希龄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并以“沈从文故居”为例,调查“文人故居”这一类有代表性意义的文人故居在物质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及教育方面的功用和价值意义。一方面通过新闻采访的形式,在参观后采访馆长及工作人员,了解到了沈从文故居的文化地位;推广“沈从文故居”的宣传模式;以及对于这类文人故居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实践团队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边城》角色扮演,挑选了文本中较有趣的故事片段,自导自演,加深了对于《边城》的理解和认识,更是通过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笔调,了解了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领略到了小说竭力描写的人文美以及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泛舟歌唱品湘情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社会实践团队的师生们坐上乌蓬船,看粼粼的水纹在面前徐徐荡开,听若有若无的歌声在远处渺渺响起。沱江的南岸是用紫红沙石砌成的古城墙,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它会让人不由想起《边城》,想起翠翠在茶洞的渡口边,对着水面无止境的凝望和等待……过了吊脚楼,沱江背后的青山便完全地呈现出来,竹篙一划,水面深深浅浅地漾起,似乎是湖南籍画家黄永玉的画笔带过,无比的淋漓畅快。面对此情此景,船上的实践团队成员们情不自禁地和艄公学起了山歌。

 

湘西苗族的山歌是湘西苗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所反映的是湘西苗族人民审美观念、思想感情和民族心理。其本身具有的曲式、节奏、旋律、音调、和声等因素,显示了湘西苗族山歌鲜明的色调和独特的风味。悠远的歌声随水波层层漾开,在宽阔的水面上传得很远。岸边,朴实的苗族大妈用棒槌使劲槌着衣服,听到歌声抬起头来友好的招手;苗族妙龄少女也被船上的歌声吸引,一唱一和。优美的画面,欢快的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一天的行程下来,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收获颇多,难以忘记河边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难以忘记伫立水中的一排排跳岩,难以忘记悠长没有尽头的青石板小道,更让人难忘的是湘西淳朴热情的民风。沈从文的《边城》牧歌式地宣扬着人性的美,如他所说,“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勤劳质朴的湘西人民在商业化泛滥的今天,仍旧保持着时间与空间都不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原始民风,仍旧会掬一捧清澈的沱江水来招待着每一位远方的客人。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