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拯救常熟花边――琴川(常熟)传统手工艺调查小组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653更新时间:2012-07-09

2012年7月4日,琴川传统手工艺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小组走上了探寻常熟花边之路。常熟花边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珍品,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技艺,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稳定的质量和相当大规模的加工生产能力而蜚声于国际。但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手工艺在国际市场上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丧失。

我们原打算去赵市采访花边集中收发地的人,由于时间不凑巧,他们已经关门了。我们了解到农村绣花队伍现在迅速瓦解散失,仅有极少数且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坚持着这份工作。后来从做花边的老人口中才得知,现在做花边是一根线3分钱,做满100根线也就三四块钱,这些微薄的收入根本就吸引不了人来做。我们随后来到招商城的花边厂,不料又吃了闭门羹,只是从门卫师傅那得知现在花边大多数是机器生产的,人工的已经少了。但是作为企业来生产常熟花边,就没有那么自然朴实了。

事后在与民进一位负责人的聊天中知道现在常熟基本没有人在做花边了,这项手工艺很快就要走向消亡的命运。为此他也向政府部门上交了提案,只是至今都没有回应。

遥想当年,在常熟水乡各地,无论是竹园场头,还是船头河边,到处都能见到一簇簇聚集在一起飞针引线的绣花妇女。这些曾为地方文化事业、经济产业以及社会效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传统手工艺正处在每况愈下,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们感到十分惋惜。在此,我们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特别是政府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拯救常熟花边传统手工艺,让这文化资产不在我们手中消失而留下无限遗憾。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