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淮安楚州名人古迹考察实践日志

作者:纪金平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574更新时间:2010-09-02

周恩来故居坐落于楚州区驸马巷7号,是一代伟人、开国总理周恩来的诞生地与童年成长的地方。7月29日上午8时许,我们一行人来到故居门前,此时,离景区开放还有一段时间,门外已稀稀落落地站着几个外地有游客。看来,炽热的阳光仍是阻挡不住瞻仰者的脚步。8时30分景区正式开放,此时,门外的游客已渐渐多了起来,我们随着人流,缓缓步入故居内部。由于是本地人,故居里的事物早已熟知,但再一次的参观还是令我颇有感慨。进入院门,胡耀邦总书记的“全党楷模”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便映入眼帘。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他的过继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故居后院是近年新辟的邓颖超纪念园,陈列着一些总理与邓颖超工作与生活的照片。

我们今天行程的第二站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淮安府署,楚州古为淮安府治山阳县,又是漕督驻地,故而漕运、府署、县署三署同城。而三署之中,又以府衙保存最为完整。府署建筑群由中轴线上大堂、二堂、三堂、清玉堂,大堂两侧的六科以及东路在建的游乐区、园林区组成。其大堂规模宏大,为全国现存衙署建筑之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尚存明代柱础遗迹,依稀可见当年规模。明代规模更胜今日,而惨遭祝融之灾,不禁使人唏嘘嗟叹。二堂又名筹边堂,名称沿自南宋,古城楚州坐落于淮河故道南岸,与金人隔河对峙,正是南宋北封所抵,筹边二字,由此而来。府衙的大堂、二堂部分是清代遗存,其余部分由于战乱破坏,年代久远,原物无存,均为近年重建。

从府衙东行至韩信北路,折向北行,约十余分钟,隔湖相对的便是淮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周恩来纪念馆,纪念馆分主馆、展览馆、西花厅三部分。主馆正中是一尊高大的总理汉白玉雕像,庄严肃穆,雕像前摆满了凭吊者敬献的鲜花。展览馆用一组组照片、实物、录像展示了总理在人民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生历程,图文并茂,真实感人。纪念馆后部的西花厅是北京西花厅1:1的复制品,里面的不少陈列装饰也都是从北京运来的总理遗物。

出纪念馆西行一公里左右,便是淮上三湖中游客最盛的勺湖所在,勺湖在城西北隅,濒古运河,以“水面弯曲如勺”得名。园中有胜境长廊”、“勺湖书院”、“飘然一叶”、“金鲤戏波”、“曲桥钟鸣”等胜景。坐落在勺湖南侧的文通塔是楚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近1300年。它原名尊胜塔,在二年(1629年),重修尊胜塔,因其旁有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现存七层。

我们团队今日行程的末站是与勺湖同为淮上三湖之一的萧湖,萧湖风光绮丽,建筑典雅,清人赵翼有“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之句赞美萧湖。萧湖分南北两区,我们主要走访了湖岸的北区的建筑群,北区建筑由韩信钓鱼台、漂母祠、枚亭组成,此三处建筑均建于明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淮安政府于七十年代末重修。钓鱼台、漂母祠相传为韩信钓鱼相遇漂母的地方,清乾隆帝南巡时曾特地在此驻足。我们一行人抵达萧湖时已近傍晚,余晖、湖水,映衬着绿树浓荫中的钓鱼台、漂母祠,古朴清丽,别有一番意境。

枚亭位于萧湖西岸,几百年的岁月流逝,僻处郊外的枚亭已略显破败,亭前野草杂陈,一块“古枚里”的古碑也落上了不少灰尘。碑上不知是何时留下的裂痕更增了几分古朴之感。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今天参观的文化景观相对比较分散,大家都比较疲惫,但这一天的奔波实是良有收获。故居与纪念馆的瞻仰,使我在书本之外再一次地,更为深刻地体悟了周恩来精神,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鞠躬精粹,大公无私的周总理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也留下了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为身为总理同乡而自豪,而为身为总理邑人而倍感压力,总理楷模在前,身为淮安人,我不禁诚惶诚恐,深忧不能贯彻总理精神,愧为乡人。总理实是我辈努力效法之榜样。府衙、勺湖、萧湖是古代楚州经济富庶、文化繁荣的历史见证。这一衙、二湖是楚州人的光辉记忆,是每个楚州人应该珍惜的文化财富。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