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挖掘现代城市文明背后的古老文化(三)

作者:纪金平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202更新时间:2010-08-31

7月22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挖掘现代城市文明背后的古老文化”团队的社会实践者们,背着背包,拿着相机,穿梭于弄堂小巷之间,流连于亭台楼阁之中,他们用现代文明的视角,轻挑起苏州古街平江路的神秘面纱!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一条沿河的小路,河名平江河。平江路一带是苏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它至今保持着陆河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体现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悠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

平江路不是游人的街,而是老百姓的路;到平江路不是来游玩,而是来体会。此次,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是借那为数不多的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以及古牌坊来体会苏州百姓的生活方式,体悟那平淡中的美。

空中飘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雨雾中的平江路更添一份朦胧的美感。踏着青苔微生的石板路,撑着简单朴素的油纸伞,是否大家也会和戴望舒一样,逢着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呢?清绿的树枝低垂,娇羞地倚在古檐的怀里,斑驳的墙壁在细雨中无言地诉说着其悠久的历史;手指轻触那一条条岁月的裂缝,时间在此刻凝结,黑白色的往事一场场地在水幕间重演……

穿过那历史厚重的雨巷,踏上那诗意浓厚的桥梁,在大家还来不及感慨双桥独特设计之时,远处便悠悠地传来曲味原朴的歌调,吴侬软语的柔美混合着河水的冷澈清冽,在天地之间谱出了一出美丽的神话,而这出神话中的主人公正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摇着船橹,唱着吴曲,穿过桥洞,翩然离去……他不就是隐逸山林间的陶公吗?他不就是不屈权贵的李白吗?

迈过双桥,重返路地,而此时映入眼帘的已是一家家的小店。散文咖啡馆,三味养生馆,城中西藏,月下佛寺,水边茶屋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得精致,让人觉得哪怕是丝毫的触摸都会亵渎了那纯净的圣地。和山塘街不同的是,平江路上的店铺少了几分商业气息,却多了几分观赏风味,这在现今商业文化横行的背景下,显得那样的可贵,那样的值得珍惜!

暮色晕染,所有的社会实践者们在庆幸于现在城市文明的背后还存留着这一方古韵文明之余,更多的是担忧着这古韵文明还能存留多久,因为河水渐渐浑浊了,店铺渐渐掩上了,古建筑也渐渐依稀了……

真希望此次的实践调查结果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仅存的这几处古老文化以一定的保护,让它们得以向后代人诉说属于我们的历史!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