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千年水墨调,悠悠校园行“――昆曲走入中学校园可行性及现状分析”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朱铭来源:文学院点击率:3350更新时间:2008-10-11

千年水墨调,悠悠校园行
――记苏州大学文学院“昆曲走入中学校园可行性及现状分析”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被列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一个享誉几千年的人间天堂,其文化底蕴是极其深厚的,如何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应成为我们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作为苏州大学的师范生,我们觉得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去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的戏曲文化,让昆曲这朵奇葩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走进生活,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在京剧进入中学教学体系的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对昆曲的现状了解来分析昆曲走进中学校园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团队的12名同学在朱栋霖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昆曲走入中学校园可行性及现状分析”为题的社会实践,从苏州昆曲界,苏州教育界,南京昆曲界,昆山昆曲以及教育界四个方面开展活动。

 自从7月11日起,我们在朱栋霖教授的指导下,热情洋溢地开展了以“昆曲走进校园的可行性报告以及现状分析”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首先在苏州展开,我们分别走访了苏州中学的张老师、苏州六中的朱主任、苏州八中的尤校长和上海昆剧院的余老师。各位专家老师都予以了亲切热情地接待。在这种良好的学术讨论似的氛围中,我们不仅了解到教育界以及昆曲界对“昆曲走进校园的可行性”这一课题的看法和建议,还增长了许多关于昆曲的文化和传统知识。在对如今很多对昆曲的改编问题上,大部分老师以及专家都是表示支持和认同的。他们认为,青春版的改编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对昆曲发展的一种尝试,目的都是为了将古老的昆曲艺术发扬光大,在这一点上,是值得尊重和鼓励的。而关于“昆曲走进校园的可行性”这一问题,老师们都显得有些谨慎和保守,认为昆曲的学习应依个人爱好,课堂可以成为培养学习昆曲兴趣的场所,而不应成为应试教育下的课程。具体的昆曲学习也是因人而异的。

在结束了苏州的采访后,我们又前往昆曲之乡――昆山,进行进一步的采访。在对昆山中学艺术组组长邓老师的采访中,具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邓解芳老师则坚定地认为,昆曲要进入中学教学体系。因为就目前来说,学校教育是最普及和最全面的。如果希望昆曲能不断地传承下去,就必须依靠课堂的力量。而在昆曲的普及方面,我们又采访了一下昆山市文广局张副局长,他认为昆曲的普及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只要循着其发展规律来传播它,这还是有可能的。

在“首府”南京,采访对江苏昆剧院的。省昆的专家们认为对于目前昆曲普及的情况还是应当以鼓励为主,立刻进入中学教学体系似乎显得操之过急。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科研理论,结合专业知识,开始利用苏州文化资源,寻找和发掘苏州水乡文化与中学教育创新的结合点,积极致力于弘扬昆曲文化、激发苏南地区中学生保护家乡文化的责任情感,提升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我们在中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收获,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昆山日报》的报道。

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实践圆满落幕,但我们都觉得这个课题要发展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在实践中付出了许多辛劳和汗水,但内心却无比充实满足。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拉近古老的昆曲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唤起社会的关注,加深对昆曲的了解,培养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推动昆曲艺术的弘扬与发展,使昆曲在中学校园中开花结果,使这一道亮丽的星光永留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的长河中。

    

苏州大学文学院

“昆曲走入中学校园可行性及现状分析”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队员:赵俊怡,蒋昕,沈煜�,魏翊,邱凌熠,沙旭芳,张靖,沈洁,李霞,彭梦菲,褚婧婧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