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文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招生简章

作者:黄晓辉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0099更新时间:2009-07-09

苏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专业

文学院全日制班、双休班招生简章

 

一、学校、学院情况简介

苏州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如今的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十一个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了十几万名专业人才。江泽民同志为苏州大学百年华诞的亲笔题词“努力将苏州大学办成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正成为新世纪全体苏大人锐意进取的新的动力。

苏州大学文学院现坐落在苏州工业园区风景如画的独墅湖畔。在文学院的历史上,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其中有黄人、章炳麟、吴梅、金叔远、唐文治、陈衍、王遽常、曹之弼、钱基博、吕思勉、周予同、蔡尚思、周谷城、胡曲园、朱东润、许国璋等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60%以上,博士生导师近30名,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获得过国家及省部级表彰,还拥有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队伍。学院拥有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8个专业方向和2个自设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原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2008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博士生150余人,硕士生900余人。多年来,学院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学子,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学院下设中文系、语言学系、戏剧影视系,还设有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明清诗文研究中心、通俗文学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及文学研究所等学术科研机构。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对外汉语、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

 

二、招生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主干课程

1、文化产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电子网络、文化出版、影视演艺和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培养学生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能力,尤其是策划、经营和管理文化产业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政府部门、各文化传播媒体中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

学生的基本就业方向: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音像出版、影视制作、文艺广告部门的文化宣传与管理等;高阶就业方向:政府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投资、大型文化公司运营,对外文化交流等;其他就业方向:政府文化资源与产业管理的理论研究部门、艺术院校、广告公司、旅游公司等

主干课程:中国文化导论、外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艺美学、文化产业与策划(含实践)、文化市场与营销(含实践)、人类文明史、传播学概论、文化经济概论、民俗文化等。

2、文化(影视)艺术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要求,培养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训练,能在大众传媒、宣传单位、文化、影视等单位及相关领域从事评论、项目策划、活动主持、新闻采访写作、表演、导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生基本就业方向:广播、电视、电影拍摄制作中心,各专业表演艺术团体,各文化艺术传媒部门及文化广告公司,企事业文化、社区文化和群众文化团体。

主干课程:多媒体制作(实践)、播音与主持学概论、影视评论写作、影视艺术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化市场管理、传播学概论、电视节目学概论、中外电视史、中外电影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影视文学创作、当代文艺思潮、文化社会学、艺术文化学等。

3、广告学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广告策划、设计制作、宣传、管理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的基本就业方向: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广告部门、文化产业部门等工作。

主干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概论、传播学概论、广告市场调研与统计、社会学概论、美学、广播电视广告、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法律法规、广告媒介实务等。

 

三、培养模式

全日制脱产学制四年,学生培养采取2+2形式,专科2年,本科两年。双休日学制专科段2年,本科段三年。

完成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等)合格后,按有关规定对其进行思想品德鉴定。符合毕业要求的由省考委发给相应层次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学校附署,国家承认其学历,国际通用。达到学位申请相应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四、入学条件

1.凡取得高级中学或同等学力毕业证书、热爱祖国、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限制均可报名。

2.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各类专科学校毕业生可直接报本科段学习。

3.符合以上条件者可免试入学,在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

五、收费标准

1.学费:每人每年4800.00元(包括当年各课程考试费,不含换考、重修课程和补考课程的考试费)。

2.教材、资料等代办费用:300.00元/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多退少补)。

3.住宿费:1500.00元

如有上级有关文件对以上费用调整,则按新规定。

六、报名方式

1.本科(专、本连读)凭高中毕业证书(中专、技校、职中)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1寸、2寸蓝底同底版照片各4张。

2.报名时间:即日起,额满为止。

3.报名地点:

暑期:苏大本部(十梓街1号)养正楼301室(校内东吴桥西侧)。

平时:苏大独墅湖校区1005-5205(独墅湖校区2期) 。

4.咨询电话:65880517  65241535(暑期专用)

 

苏州大学文学院    

2009年4月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