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文学院党委组织教工支部赴高邮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58更新时间:2024-11-21

 文学院党委于2024年11月16日-17日组织教工党员前往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战役纪念馆、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党日活动。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城高邮,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也承载了无数英烈的英勇事迹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当老师们抵达纪念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纪念牌坊,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往事。

       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支部成员们有序地进入展厅,开始了这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厅内罗列的照片与翔实的文字解说,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高邮地区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壮丽画卷。党员们边走边看,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声交流,被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打动。

     

       在参观的过程中,他们不时停下脚步,就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革命精神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高邮战役不仅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

党员同志们分享了各自的感悟和心得,一致认为这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不仅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精神的重要性,也激发了自己作为新时代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间党员们参观考察了高邮市的王氏纪念馆(王念孙、王引之是乾嘉学派的杰出代表,在音韵、文学、训诂校勘等专门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训诂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汪曾祺纪念馆(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和古文游台(苏轼过高邮与本地先哲孙觉、秦观、寓贤王巩等集会于此,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

汪曾祺纪念馆以汪曾祺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为主题,展示了这位文学巨匠的丰富人生和卓越成就。通过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党员们深入了解了汪曾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及其对自己故乡风土的无限热爱。参观过程中,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文学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学的魅力。

       秋日,阳光斜洒在西后街21号。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住所,这座故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缮完成后,这里便成为了人们探寻清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场所。

 步入纪念馆,党员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学术繁荣的时代。纪念馆内珍藏着大量珍贵文献和实物,生动展现了二王父子在训诂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同时,纪念馆还详细记录了王氏父子为官期间刚正不阿的事迹。他们的“反腐”行动,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清风正气,更在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大家被王氏父子的学术成就和廉洁事迹深深打动,表示要将这种研究精神和廉洁品质融入教书育人工作中。

 文游台不仅是一处古迹,更是一本摊开的历史书。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雅集之地,他们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今,虽经岁月流逝,但那份文人风骨和文化韵味却历久弥新。党员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看着斑驳的墙壁,耳边似乎还能听见千年前吟诗作对的声音。无论是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还是对于历史文化的探寻,文游台都能给予他们深刻的触动。同时,文游台也积极与现代文化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文化空间,更加激发了党员们的创作灵感和文化自信。

 此次参观之行不仅让党员们领略了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更激发了彼此的工作热情。同时,大家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党建业务相融合的重要性,并表示将把这次参观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