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钱谦益与《投笔集》――礼拜三读书沙龙记

作者:纪金平来源:文学院点击率:2466更新时间:2010-04-09

2010年4月7日星期三下午2点,走进文综楼2305教室,07级汉语言基地班的杨旭辉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这一次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的张碧晴同学经过充分的准备,令大家享受了一次精彩的穿越历史古今的文学之旅。

张碧晴同学结合自己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将今天读书沙龙的主题缓缓引出,娓娓道来。她今天讲的是著名的学者钱谦益先生,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钱谦益其人:钱谦益,苏州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之为“虞山先生”,他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但很快他就告病归,与反清势力保持联系。其诗作于明者收入《初学集》,入清以后的收入《有学集》;另有《投笔集》系晚年之作,多抒发反对清朝、恢复故国的心愿。乾隆时,他的诗文集遭到禁毁。而今天,张碧晴同学主要从他晚年所著的《投笔集》入手,为我们浅析了钱谦益一生的诗学成就。她还借用了程千帆、张宏生以及叶嘉莹《七律诗进阶的几个阶段》中对杜甫的研究,评点了钱谦益的诗作。并着重以裴世俊选注的《钱谦益诗选》为蓝本,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钱谦益的生平与成就。

他的著名作品《投笔集》成书于顺治十六年至康熙三年,张碧晴同学通过对这本著作的深入研读,认识到了史诗之间所存在的三种关系:一,诗可以补史;二,以诗正史;三,诗是史的附庸。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发现的《投笔集》的一大特点,即十三叠中的所有题下自注。张碧晴同学还十分细心地将题下自注集中展示在幻灯片上,使大家更为直观地了解到该书的艺术特色。

通过认真研究,张碧晴同学还为在座的同学带来了更为精彩的内容――有关钱谦益诗中具体意象表现情感。以红豆和棋为例,不仅提出自己对钱谦益诗中意象的分析,还列出了名家的不同观点,叶嘉莹所认为的钱谦益误解杜甫诗中的意象,有悖于学界一般对钱谦益和作杜甫《秋兴》八首的赞声一批,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研讨“棋”这一意象的同时,她还举出《投笔集》之中的大量例证,还结合闻一多的爱情诗《国手》,以比钱谦益于国之情感。

时间在大家思绪翻飞时悄悄溜走,张碧晴同学以周作人《苦茶随笔》中的一段作结,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杨旭辉老师也认为这一次的读书沙龙十分精彩,张碧晴同学认真的态度以及研究的方向很好,但如“钱谦益有意效仿杜甫”的说法还欠准确,有待推敲。总而言之,能将《投笔集》读到如此程度,还结合文献加以思考,这是非常好的!

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读书沙龙,又会是谁将我们领入时空隧道,与古人碰撞思维火花!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