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植物有道”――文学院学生会2009年内部建设常规活动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729更新时间:2009-12-20

    有关植物,我们想说的太多太多。

    那么就少说点,仅一句话:“植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性。”

    植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需要我们的精心照顾与保养。出于对植物的关爱与呵护,2009年12月17日,苏州大学文学院学生会组织了一个名为“植物有道”的活动,这是文学院学生会2009年内部建设常规活动之一,旨在培养学生们爱护植物的兴趣,激励更多的学生去关心植物,爱护生命,让植物的生长陪伴着学生的成长,给学生会的生活带来勃勃的生机,带来绿色的希望。

 

 

    活动前期先由学生会外联部负责采购植物,外联部采购的品种繁多,有海棠、吊兰、蟹爪兰、绿萝、文竹等。接着学生会就召开了“植物认领”大会,主要分为四项内容。

   

    第一项内容是各个部门按照抽签的方式选取一种植物,并给自己的植物起一个名字(雅俗均可)。此外,在植物培养过程中,要不断给该植物添加理由。理由的内容可以是有关任何内容。添加“理由”的方式有两种:1.在“植物有道”纪念册的相应板块添加。2.将植物拍下来,照片放至校内网,跟帖添加理由。

    经过抽签,各部门都选好了自己的植物,并当场结合本部门特色或植物特色取了好听的名字,同时说明了取此名的理由。比如外联部给“领养”的海棠取名“六十及第”,他们解释道: “鲁迅说,天下最幸福的人是病才子,在残秋时节吐半口血,由丫鬟搀着看秋海棠去。因此海棠是最有文人气息的花种。取名“六十及第”,是希望这花长寿并且夺魁。其它各部也都给自己的植物取了名字,有的大雅,如“无锋”“花魂”“幽兰鸿爪”,有的大俗,如“金元宝”“花生”“卜卜”等。

 

 

    活动的第二个内容是打扮植物。包括给植物浇水,晒太阳,或者在植物(花盆)上适当的涂鸦及布置,这些都由各部门成员自行负责;在学生活动室找一处栖息之地,注意“风水讲究”。

 

    第三项内容是对待其他植物的基本原则,要做到“不得破坏”。具体做法是:1.可以写“理由”给其他植物;2.可以给其他植物浇水;3.可以帮助其他植物晒太阳;4.可以做一切不破坏其他植物却反而可以有助于生长的事情。

   

    最后一项内容就是“奖惩有道”。即每月评选一次“最上道植物”,评选标准是健康有道+打扮得道。获选部门可获赠其它植物一盆。每学期评选年度最佳植物。有奖必有惩。如果有的部门不定期检查植物,有管理不善者,将“记过”。“记过植物”负责部门的部长要承担处罚。处罚内容是在被“记过”之后最近的一次部长例会上做“植物有道记过感言”,感言必须与学生会自身建设及指导理念相关,时长5分钟。

 

 

    “不要问我们养植物的目的,只是因为它的绿色似乎能给一些希望”;

    “不要问我们这些小植物能有多远的梦想,说不定留在这里的一个理由就是让它成长”。

    “不要问我们这样一株小植物能给我们多少生活的意义,只是因为培养的过程是简单而幸福的,简单的获得,幸福的成长”;

 

    “学生会没那么重要,培养植物时候留下的理由才值得我们去炫耀”;

    “学生会没那么重要,那些一起培养植物的朋友们才如此重要”;

    “学生会没那么重要,办一些大家开心的活动,能让大家津津乐道”;

    “学生会没那么重要,不理解就学会宽容,不熟悉就学着合作”;

    “学生会没那么重要,小小的我们慢慢走,总能走出大大的梦想”。

    这就是本次“植物有道”活动的宣言。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就像这样一些植物一样!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