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怎一个叹字了得――记礼拜三读书沙龙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4998更新时间:2009-11-17

2009年11月11号,窗外仍然泛着细雨,天虽然冷,可教室的气氛却不低。在杨旭辉老师的带领下,07汉语言基地班又一次迎来了礼拜三读书沙龙,本次的主题围绕着元曲展开。

首先,龚元同学从散曲与元杂剧开始,引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条分缕析,使我们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各阶层人民的精神需求、广泛的作者队伍、都市经济的畸形繁荣、以及统治阶级(蒙古人)对元曲的爱好,这一切促成了元曲的发展。接着,她对元杂剧又进行了补充,开拓了阅读视野,同时,在品评过程中,还结合马致远分析散曲的特点,由此得知散曲虽然只能清唱,但是题材广泛,渊源不同。龚元同学的语言幽默,不时引起阵阵笑声。其后,龚同学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马致远,一个有志于功名却壮志难酬的文人,出生时金朝刚灭亡不足十年,中年时期宋朝又灭,足以看出其创作与个人经历的紧密结合。他的《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仅有的流传至今的关于昭君的元曲作品。她生动的讲解,把我们带入那个鼎盛的王朝,领略《汉宫秋》的种种,感受王昭君的哀愁。

 

第二位王铮同学为我们认真地讲述了《汉宫秋》的故事梗概,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从中我们看出蕴含在作品中那真实的方方面面,包括情感,人性,以及艺术。不论是作者真实的的情感,还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都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就像是用双手抚过历史沧桑的帆布,无比真实,可感。也让我们再一次了解到,隐藏在至高权利背后的冷清与无力。那带着功力色彩的一切,终将是会逝去的。

最后一位刘芊同学将《梧桐雨》与《汉宫秋》进行了对比,她的专业的知识和督导的见解又为大家带来了一番心灵的洗礼。

其实,不管是叹世嫉俗,还是放逸宏丽,不管是否仙风道骨,是否疏旷清单,都活生生的展示了这个朝代的世俗画卷,怎一个叹字了得!

在三位同学的介绍中,我们隐约可见的是元曲的时代精神:浪子;隐逸;斗士;干练而又饱含深意。

 

最后,在杨旭辉老师简短精致的讲解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元曲的精深内涵,同时也为本次读书沙龙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