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文学院中华礼仪系列活动之一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4614更新时间:2009-11-04

先秦古风动 师仪今昔同

――文学院“文章写百世,礼仪承千秋”中华礼仪系列活动之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炎黄礼仪代代相传。11月1日6:30,在文综楼1101教室,由苏州大学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院团委主办,文学院学生会承办,青管部、宣传部协办的中华礼仪系列活动之一“先秦古风动,师仪今昔同”活动隆重举行,标志着文学院中华礼仪系列活动正式开始。文学院王尧院长,文学院党委书记王六一老师,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海平老师,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徐海洋老师,09级辅导员纪金平老师,学生会秘书长胡萱老师等学院领导老师以及院学生组织负责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国曾是礼仪之邦,华夏文明的第一个朝代就创立了丰富得让孔夫子赞叹的礼仪体系。不幸的是,当代中国人已经遗忘了这套礼仪体系。经过二十世纪的数次横扫,中国传统礼仪在自己的发源地已经全面衰落。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文学院策划了此次中华礼仪系列活动,以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文化品位。中华礼仪系列活动共分为五大场,此为第一场,演绎先秦授课礼仪。在本学期接下来的时间里,文学院学生会还会陆续举办相关的活动,内容涉及古代的婚丧、宴饮、冠礼、笄礼以及节日礼仪等。

 

 

活动在胡萱老师的主持下开场,而后王尧院长致辞。王院长激情洋溢的致辞仿佛带领着大家穿越时空,去春秋战国经历了一回;又好像指引着大家周游世界,游历了东南亚。带着王尧院长的希冀,活动正式开始。由09级汉语言一班同学扮演的孔子,颜回,子路,子由等为大家上演了先秦六艺的若干片段。

 

 

第一幕:礼

 

颜回,子路,子由,冉有四人分别作出了四个不同的行礼姿势,由现场观众“找茬”,指出动作的错误之处。凡是找茬成功的同学都获得了主办方提供的小礼品。第一幕用“大家来找茬”这一新颖的形式,使大家了解了古时候文人礼、一般礼、女子礼等见面礼节的手势。

 

 

第二幕:乐

 

随着“孔子”浑厚的声音响起――“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呈现在眼前的是先秦的鼓、编钟、磬、缶、排箫、埙等乐器。一曲由同学现场弹奏的《高山流水》之后,大家方体会到“微微乎志在高山,扬扬乎志在流水”的韵味。紧接着的听音乐猜乐器的活动,叫醒了大家的耳朵。文学院的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编钟,石罄还有排箫都被一一猜出。

 

 

第三幕:射

 

“孔子”拉弓先作示范,向着观众席连发两箭,被射中的同学被邀请上台射箭。这两个同学按照孔子的要求,摆好姿势,可弓箭就是无法射出。这时被“孔子”误认为“学姐”的胡萱老师上台尝试了一下,结果箭像风一样,嗖得一声飞了出去。观众席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最后两位同学均艰难的完成了四发,孔子以“好男儿志在四方”结束了这幕。

 

 

第四幕:御

 

“御”也讲究御礼,这幕中,“孔子”借“颜回”的嘴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车夫坐中间,尊者坐左侧,陪乘坐右。由自行车假扮的马车更是引起了观众的阵阵笑声。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继续进行着。

 

 

第五幕:书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为大家展示了学堂学习时的模样,“六书者,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也。”看着汉语言一班的同学生动的表演,大家仿佛嗅到了浓浓的书卷香气。

 

 

第六幕:数

 

“中国古代的数学很发达,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主持人将数学的发展史缓缓道来,这时黑板上出现了横横竖竖的图案,“孔子”解释道,这就是先秦的数学,于是“孔子”出了两道数学题让弟子完成,弟子们不假思索地写了几个条条杠杠,最终被“孔子”判定为正确。

 

 

六个片段完美谢幕,活动也随之结束。但是现场依旧热闹,甚至还有观众留下来向“孔子”学习射箭。可见这次活动充分地调动起了同学们对中华礼仪的极大热情。

 

伟大的国度诞生渊深的文化,渊深的文化展示博大的礼仪。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从远古走向现在,又从现在走向未来,而承载这一切的是我们自己。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