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共赏姑苏月,同叙中华情――记文学院中秋晚会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3496更新时间:2009-09-29

共赏姑苏月,同叙中华情

――记苏州大学文学院中秋晚会

 

2009年9月25日晚,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艺术楼音乐厅里灯光闪烁,歌声悠扬,情意浓浓。苏州大学文学院“共赏姑苏月,同叙中华情”中秋晚会暨09迎新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此次晚会由苏州大学文学院主办,苏州大学文学院团委、文学院学生会承办。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老师,校团委书记李朝阳老师、校研究生团工委书记胡海峰老师、文学院院长王尧老师、文学院党委书记王六一老师,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海平,文学院副院长逢成华老师等院领导以及周秦教授等部分专业教师应邀参加了晚会。文学院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观看了晚会。

 

 

万千情丝绕指柔,百般魂系是中秋。中秋,是团圆的佳节;中秋,是收获的季节。晚会将传统节日中包含的古典韵味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气息交织起来,巧妙地将主题分为三章:秋情、秋韵和秋实,诗意浓浓,柔情横溢,充分体现了文学院的特色。

 

晚六时三十分,艺术楼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所有目光都被凝注在舞台的背景上,那里桂枝斜倚,素月流华,望之唤人霜华之思,感之发人怀远之情。中秋月,千古一轮;团圆情,南北一心,此刻的这片屋角下,同学们相聚一堂就是晚会的初衷所指。随着渐起的乐声,十一位文院09级11位新生移步轻缓,在舞台渐变的灯光下绽放舞姿,光彩变幻无方、手足轻落轻抬,便像是秋色的绚烂,像是在秋季沉淀下的生机。由此,一支《秋韵》舞出了秋风,揭起了晚会开场的幕布。

 

 

在主持人介绍完在场领导后,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老师上台讲话。江涌老师也曾于文学院就读,他笑称09级的新生都是自己的学弟学妹,并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亲切的话语一下子调动了现场的气氛,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他表达了对文学院的感谢并向同学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

 

 

随后,文学院院长王尧老师上台致词。王院长保持他一贯的幽默风格,然风趣之中不乏深切的期望,他在致以节日问候的同时还表达了对同学们深切的期望。

 

表演正式开始。第一章,秋情。传统风味浓厚的一章,歌声曲声下,仿佛感受到年年中秋月下,举首仰望这,脉脉此情未变。唇边横笛,笛音高渺依皓月,纤指弄弦,弦响铮然作涛声,笛筝伴奏之下,来自香港两位同学再唱《明月几时有》,流音婉转如月华,,道出了千里共婵娟的悠悠中华情,共刻今宵。双古筝、双二胡、横笛居中,民乐合奏《秋情清音》尽丝竹温婉,极民风清扬,荡尽心胸的轻跃音符下,依稀中华皓月、映九州归人。余音未散,钱思霖学长一曲《暗香》再掀高潮,忧郁深沉的嗓音全美诠释了秋季中蕴含的感伤与希望。日韩留学生继而登台,他们献上了歌曲《童话》,感情真挚,动人以诚。

 

第二章,秋韵。未命名音乐社首先登台,活泼跃动的乐风似乎使得现场空气一新,秋日言怀愁者居多,然今宵歌罢,且尽樽前。有酒有月,何妨一醉?台湾硕士研究生周象耕出场,他水袖轻舞,蛾眉微倦,演一场《贵妃醉酒》。华丽的扮饰、优雅的身姿,精湛的舞技,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透露出国粹京剧的魅力。一转眼,节目忽而又从传统中走出,歌曲串烧,个个唱功精纯,曲曲响穷天籁,同学们在音流的激荡中感受着冲击耳膜与脏腑的声响,体悟着今夕青春的脉动。

 

 

尤其日本留学生安娜一曲《夜来香》,婉转可人。却说天下明月共此家,老挝也有月福节的传统,老挝留学生共蹈一支民族舞,在细碎轻灵的异域音乐中轻移足步,恍若踏月起舞。

 

 

第三章,秋实。若只用两种色调来形容秋季,那应当是紫色和橙色。紫色的月夜飘零的树叶或者橙色的山林漫野的霜林,秋实,或应当是橙色的部分。诗朗诵《秋思》,在明丽的光亮下诉说着秋的希望,朗彻的声音如划破秋晨黑暗的微光,注目着渐渐转亮的大地,于是颂声入耳,便明白希望便是如此萌芽。

 

 

《秋之舞》,秋之舞,舞罢轻歌尽心湖,那泛开的涟漪是绝望还是希望?范舟同学一支独舞,红裙翻飞、银钏灼灼,是九月的色彩,也是丰收的繁盛。舞姿在目,台上已是苏昆剧团翁育贤、严亚芬老师上演的昆曲牡丹亭段落了,三弦月琴三拨两弄间已然转近垂的流光,春时虽短,韶光虽贱,却也衬得眼下时光的难能。同学们尽是注目台上,在这忘我的一瞬,时空的间隙里已落下了一道难以抹去的刻痕。

 

 

最后的节目是任伊凡同学的民歌独唱《大地飞歌》,歌飞此时,月临此地,激荡的歌声正载着青春朝向远方满帆而去。

 

 

灯光随着全场最后一次掌声亮起,主持人宣布晚会结束,同学们纷纷起身离开。踏步出门,月正中天,此时此刻秋华正浓,青春正好。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