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读书笔记培训系列讲座之古典诗词的另类读法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3639更新时间:2009-06-13

读书笔记培训系列讲座之古典诗词的另类读法


    5月26日周二晚上6:30,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文科综合楼1003-3101教室,由文学院科协举办的读书笔记培训计划系列讲座之古典诗词的另类读法在这里顺利举行。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苏大文学院薛玉坤老师作主讲。薛老师平易的话语,幽默的讲课风格,细腻的学术分析,图文并茂的讲解,吸引了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讲座后同学们爆发出阵阵掌声。


    薛老师说,读法取决于读者的需要,传统的读法有情感读法,就是读心,与作者寻找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还有审美读法,从结构、意境、手法、艺术角度来分析。薛老师笑称自己有考古癖,此次,他想从器物、场景、语境来读古典诗词。


    薛老师告诉同学们:只有了解器物方面的知识,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的古典诗词。很多同学反映,薛老师的一席话让人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受益匪浅。
    薛老师以陆游的《钗头凤》和温庭筠的《菩萨蛮》为例,首先做了逐句分析。接着,他带领同学们从器物的角度重点分析了“红酥”“屏山”和“香腮雪”。比如,“红酥”是古代一种点心,形若酥山,奶白色或粉色,晶莹剔透,用此形容女子手更形象生动,而如果你不知道“红酥”这个器物的含义,你是不能理解作者的用意的。


    薛老师还从具体的例证引申到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方向:日常生活史的研究路径,并对此做了简要介绍。
    最后,薛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几本书,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去看看:《花间十六声》《红妆》《古诗文名物新证》《诗经名物新证》。其中前两本书可读性较强。
    这学期我们文学院科协举办的读书笔记系列讲座已办了三场,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们科协也会再接再厉,努力为同学们呈上更多精彩的活动。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