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读书笔记培训系列讲座之读书漫谈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2514更新时间:2009-05-05


读书笔记培训系列讲座
(一)读书漫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我们在文学的世界中渴求知识的学子,书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如同水于鱼,书是我们生命的载体与实现形式。读书便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在热烈的期待中,4月27日晚,苏州大学文学院学生科协主办的“读书笔记培训系列讲座”之“读书漫谈”在文科综合楼1001幢1102室六点准时举办,讲座邀请了文学院副教授杨旭辉担任主讲教师。
    杨旭辉老师首先感谢科协同学的诚意邀请,回顾自己是科协的“老客人”了,希望今晚的讲座能够让大家对读书有新的认识,并表示很高兴通过科协这个平台经常交流思想,增进了解。


    针对有些同学专业倾向过于严重,读书视角狭窄的现象,杨老师强调学生读书要有博览群书的气魄和意识。他说这是文学作品的丰富性的客观要求,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涵盖哲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医学法学等丰富复杂的知识要素,它们融会贯通,从而形成完整深刻又色彩斑斓的艺术作品,这就要求读书者广泛的阅读,宽宏的接受更广领域的更多知识,否则视野狭隘,很难理解作品真正的,深刻的艺术境界,更加不可能捕捉作品透出的新鲜气息。其次,大学生的思想知识层次及成长方向也强烈的要求广博的视野,宽泛的选择,灵动的触觉,博大的胸襟,否则读书人只能是井底之蛙的无识之辈,鼠目寸光的无能之徒!
    当然,博览群书,不是毫不选择,随意接受,而是有意识的理性的选择。那么,怎样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进行选择,杨老师提出了“书目法”。 “书目法”,专业的认识是文献学,概括地说是大概了解每本书的基本内容,根据各书的内容列出关键的语句和话题,然后集合起来,便为书目,杨老师强调这是打开书山的金钥匙。回顾求学经历,杨老师以真实的体验告诉同学们,单纯地不间断地列书目可能无聊苦闷甚至味同嚼蜡,让人不堪其重,有些时候,会让你感到无所作为,但是,要有耐心有眼光方能持久方能受益匪浅。


    接着,杨老师谈到读书的态度。一是讲究老实与不老实的统一。做学问要有敬畏之心,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性生命力的艺术体现,同时也能增强生命力,提高生命境界,所以对待它要老实,要恭敬严肃;读书要敢思考善思考,要有灵动的思维,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做到“不老实”。二是刻苦与乐趣的统一。读书是件苦事,有悬梁刺股有凿壁借光有韦编三绝的传说,但也是乐事趣事,将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与生命感悟融入作品,达成共鸣,获得情趣,便是至性。
    最后,杨老师推荐了中国古典文艺的部分代表作和西方的优秀作品,回答了同学的提问。
    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了读书的重要性,增强了对读书方法与态度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新的读书法,拉近了学子与书的距离,相信对于仍在书山里彷徨徘徊或歧路无措者,有着帮助与启迪。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