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从另一个角度看周作人

作者:杨�来源:文学院点击率:2448更新时间:2008-11-23

从另一个角度看周作人


    2008年11月20日,在1005的5339教室,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教授的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周作人专题的讲座作为庆祝文学院科协十周年一部分,为大家奉上了文化盛宴。
    在6点左右,主办方科协便开始忙碌地准备起来,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会场的人越来越多,7点不到,全场已座无虚席,但仍有许多同学宁可站着也要听到郜教授宝贵的讲座。
    7点整,在热烈的掌声中,同学们迎来了复旦大学的郜教授,他用谦虚的语言简单而风趣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引来全场一阵阵笑声,使会场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郜元宝教授对周作人作了十分透彻的分析,他说周作人写的是杂文,也是一个杂家,更是一个复杂的人,他的一生是苦茶,苦竹,苦酒相伴的苦人。他的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重点:1对周作人的杂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周作人的杂文与中国美学传统构成一个极大的张力,形成了极大的矛盾,是中国两千来的例外。但在那个豪语充斥的文坛,周作人不断用杂杂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忧惧,就正如在大家都在放歌“大江东去”时,只有他一个人孤独的吟诵“杨柳岸晓风残月”。郜教授认为周作人的杂文是真的,而美与真并不是势不两立的,所以周作人的杂文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品读的。2郜教授对周作人附逆时期的文章作了一些分析,他还指出其实周作人在40年代其实是有对日本侵略的反抗的。他认为周作人附逆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而这并非周作人自愿,也并非胁迫,只是他曾经接受西方先进思想,他相信中国必败论,他希望在文化上救中国。他说周作人是一个高度的失败者,他的选择给他带来的不是悲壮,而是污点,但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失败者,而文学史在面对这种失败是,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框架去包容他的杂文。虽然周作人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他本人也有很多缺点,但郜教授认为周作人整个还是一个精英的思想。


    9点左右,当郜元宝教授讲完时,全场爆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都还在文化的天空翱翔却因时间的原因不得已结束。此后同学们还针对郜教授的讲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场讲座,同学们了解了一个不同的周作人,也知道了他那别具一格的杂文,以及他在抗战时期的无奈,选择。从郜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大家的低调与对学术的执着探索,也懂得了用不同的眼光思想去看问题,不要尽信书与历史。当然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我们当代文学史在看待一些文章问题时,是否应该跳出原有的所谓的正统的框架,是否应该避开一些敏感问题的影响而单单研究他文学的作用。总之,郜元宝教授的这场讲座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学术的享受,还使我们的思想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礼。

 

 

 

文学院学生科协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