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热情与理智的美丽人生

作者:data来源:文学院点击率:5700更新时间:2007-10-22


    10月9号晚6点30,由文学院团委主办、竞智思辨社承办的“文学院2007级新生辩论赛”在文科综合楼举行。来自中国语言文学类四班和新闻传播学类八班的八位辩手在这里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文学院陈子平博士、2007级辅导员尚向科老师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奥思社05级社长孔云辉同学组成了决赛的评判团。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主席吴卓楠、分科协理事长赵敏、社团联合会委员吴霜及各院系辩论社负责人作为嘉宾观看了决赛。

    决赛双方围绕“热情和理智何者更能造就美丽人生”进行了深入的辩论。在开篇陈词阶段双方一辩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利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巧妙地界定了热情、理智和美丽人生的定义,提出了各自的比较标准,并对各自的标准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在攻辩问答阶段,双方辩手小试牛刀,盘问方对对方的理论架构作出了第一步的攻击,而回答方也做了很好的反驳,精彩处可以听到连续几轮的盘问、反驳和再反驳。攻辩小结阶段,双方一辩更是在四轮问答之后稳定住各自的阵角:正方强调热情弥补了理智的不足,理智可以造就成功的人生,但是美丽的人生不同于一般成功的人生,辉煌的人生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需要热情的引导;而反方一辩抓住热情消极的一方面,告诉大家热情在很大程度上会很难控制,需要理智的正确引领才能服务于美丽人生的造就中,所以理智比热情更重要。在接下来的自由辩论中,双方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梵高、爱因斯坦、鲁迅等中外名人的例子层出不穷,双方时而在例子上妙语连珠,时而又在理论上针锋相对。嘉宾提问环节三位嘉宾各自从“美丽人生”、比较标准、具体论证三个方面队正反双方进行了提问,辩手们也是从容不迫、机智应答。最后的总结陈词,双方四辩都把握好了最后关键的三分钟,最后一次反驳了对方的观点,重申己方观点,并对各自的观点进行了升华。

    辩论赛由文学院陈子平博士点评。作为苏州大学的辩论“三剑客”,陈老师一度担任苏州大学校辩论队教练。他对决赛双方的理论构架、观点论证和辩论技巧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评点。陈老师从传统辩题的定义、标准、三层面入手分析双方的构架,从战场的设计着眼解析了辩论的交战点,并根据每个辩手的特点褒贬了双反在策略技巧上应用。陈老师幽默风趣的点评使得在场的观众频频鼓掌。

    最后,评判团经过慎重考虑,决赛的胜方为中国语言文学类四班,反方一辩新闻传播学类八班的罗��同学获得“2007级最佳辩手”称号。尚老师、陈老师分别为冠亚军队伍颁发奖状和奖品。

    赛后,组织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生辩论赛式文学院的传统赛事,辩论在文学院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这份传统在大一新生中传承给;同时校辩论赛在即,‘竞智’还将通过一系列活动选拔出优秀的辩手迎接校赛到来。”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