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苏州大学文学院本科招生简章(2018年)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2448更新时间:2018-06-01

文学院

School of Humanities

  1. 院长寄语:

从1900年东吴大学文学系到现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已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学院之一,积淀了深厚的文脉。追溯前贤,大师辈出,章炳麟、黄人、吴梅、唐文治、钱基博、吕思勉、周谷城、蔡尚思、陈衍、朱东润、许国璋、钱仲联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曾在此任教。放眼现在,文学院是苏州大学最早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教育部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科底蕴深厚,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学术名家。一代代莘莘学子在此饱读诗书,赓续文脉。

人文,关乎安身立命之道,维系诗意生存,亦能由内而外展现高深之职业素养。在专业窄化知识功利化之今代,惟人文能维持原初知识之综合性、超越性与批判性,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基于修养,推及职责,文学院毕业生在学术研究、中外教育、媒体、企事业管理等职业岗位均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人文素养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发挥恒久的支持力。在苏州大学文学院沉潜四年,将是你未来人生飞扬的起点!

  

汪卫东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博导

  1. 学院特色

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文学院是在东吴大学文学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0年,美国监理会制定《东吴大学校董会章程》建立东吴大学,共设三个系科:文学系、神学系和医学系,为中国年轻人提供西方标准的大学教育。1908年,东吴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获得了文学士学位证书。1919年,东吴大学被政府授予筹办“作为东吴大学一部分的吴语学校”。1920年,“吴语科”开办。1927年春,东吴大学文学院设中文、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系。1950年秋,文学院文史系改为中国语文学系。1952年创办的原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于1955年院系调整时,合并至南京师范学院,1958年江苏师范学院重建中文系,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1995年成立文学院,1999年调整为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系),2002年8月重新调整为文学院,2005年调整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9年恢复为文学院。现位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

百花齐放名师荟萃

在文学院的历史上,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其中有黄人、章炳麟、吴梅、金叔远、唐文治、陈衍、王蘧常、曹元弼、钱基博、钱仲联、吕思勉、周予同、蔡尚思、周谷城、胡曲园、朱东润、许国璋、沈祖棻、苏雪林等人。学院现有在职教师73名,其中教授25名,副教授20名,高级职称教师占61.6%,博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5人次,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人次,省级跨世纪中青年骨干2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教学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院拥有1个图书资料室、1个语音实验室、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传媒与文学实验教学中心。

秉承传统胸怀国际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积极创新,秉承传统,创办了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2014年入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榜首等诸多荣誉, 2015年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教学上将语言性、文学性、人文性相结合,重视文化与文学典籍教学,追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强化实践创新性课程的教学。汉语言文学(基地)专业的学生中50%将优先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学院广大学子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展现了学子的良好风采。近三年来,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5人次,省级奖项15人次。近年来,学院整合各学科优势,充分发掘苏州独特区域文化优势,进一步拓宽国际化合作交流渠道,进行国际化办学的尝试。学院已培养毕业留学生300多名,在读留学研究生20多名,在读留学本科生100多名,生源分布各大洲。学院坚持办学工作的国际化,创建了“苏州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等跨文化交流机构,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举办“海外汉学研究”学术研讨会。通过上列活动,学院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1. 专业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类】学制:4年

授文学学士学位

含汉语言文学(基地)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秘书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汉语言文学(基地)专业学制:4年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献学基础、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语言学概论。

就业前景:在科研院所、学校等部门从事研究工作,亦可从事语文教学、企事业单位文秘、管理等工作。2017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80.64%(不含二次考研、考公数据,下同),其中升学为48.39%,就业为32.25%。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制:4年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设置: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文献学基础、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

就业前景: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新闻、宣传等相关工作。2017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87.50%,其中升学为26.15%,就业为60.94%。

  

秘书学专业

主要课程设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文献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秘书学、应用写作。

就业前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办公、宣传及相关工作,2017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80.33%,其中升学为23.33%,就业为57.37%。(按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统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主要课程设置: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就业前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科研,在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交流、涉外文秘等工作。2017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73.33%,其中升学为35.56%,就业为37.78%。

  

  

4.本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

学院早在1981年就获得全国第一批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1990年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1998年获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步入全国同类专业的先进发展行列。1994年获得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年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省优势学科重点序列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文艺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汉语言文字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古代文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美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课程与教学论

二级学科硕士点

中国古代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文艺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汉语言文字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教学(语文)

硕士专业学位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硕士专业学位点

  

  

5.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年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称号,2007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获评省重点专业,2015年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多门专业课程获国家级优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昆曲艺术》、《苏州诗咏与吴文化》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0(精编版)》、《比较文化学新编》教材获2014年国家级规划教材。

  

6.奖励政策

完善的评优选优激励机制,制定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奖励办法》、《苏州大学文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办法》等条例,为学生成才提供物质支持。学院每年通过读书节、学士杯论文比赛、优秀班级评比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为优秀学生发挥特长,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2016年学院还制定了《苏州大学文学院资助优秀本科生出国(境)交流管理办法(试行)》。

  

  

  

7.获奖情况

近年来,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成果颇丰。其中,朱丹同学获得第五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一等优秀奖,刘琛瑶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徐雨彤同学获得江苏省翻译大赛优胜奖及江苏省文科自然科学竞赛优秀奖。

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序号

级别

年份

团体/个人

名称

1

国家级

2017

刘琛瑶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

2

国家级

2016

李嘉铭

全国口译大赛(华东大区)一等奖

3

国家级

2016

林子楠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 类三等奖

4

国家级

2016

赵晨璐

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西北古村

5

国家级

2015

潘丽云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展演一等奖

6

国家级

2015

徐婷

全国第五届BPBC一乡人支教项目优秀志愿者

7

国家级

2015

徐敏慧

2015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8

省级

2017

徐慧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9

省级

2017

黄正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0

省级

2017

衣俊达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1

省级

2017

杨玉婷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2

省级

2017

王婧雯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3

省级

2017

赵聪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4

省级

2017

鲍晓波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5

省级

2017

徐林清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6

省级

2017

马蕾

全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2017年大赛一等奖

17

省级

2017

徐雨彤

江苏省翻译大赛优胜奖

18

省级

2017

徐雨彤

江苏省文科自然科学竞赛优秀奖

19

省级

2017

吴雁飞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二等奖

20

省级

2017

胡永涵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1

省级

2017

孔子宁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2

省级

2017

周丽洁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3

省级

2017

曾宇宁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4

省级

2017

周硕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5

省级

2017

陈嘉琳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6

省级

2017

张烁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7

省级

2017

吴茜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8

省级

2017

刘琛瑶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29

省级

2017

王雅喆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30

省级

2017

李心然

第三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31

省级

2016

袁家祺

2015-2016年度江祖高校传媒联盟优秀新闻作品三等奖

32

省级

2016

张煜棪

2016年第二届“LSCAT”江苏省翻译竞赛三等奖

33

省级

2016

张煜棪

2016年“外研社杯”江苏省演讲比赛一等奖

34

省级

2015

金韫之

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

35

省级

2015

朱曼倩

第四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8.赴国外高校升造、交流情况

近三年,文学院总计27名学生进入国外(境外)院校继续深造,足迹涉及澳大利亚、英国、日本、苏格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大学,如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近三年毕业生留学情况

  

年份

姓名

学校

2015

顾新宇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

2015

任丹梅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2015

薛晓奕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2015

刘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2015

施梦琦

英国利兹大学

2015

李佳颖

香港理工大学

2015

邹晓文

香港科技大学

2015

韩青凌

香港浸会大学

2015

张欣如

香港浸会大学

2015

龚祖

香港理工大学

2015

刘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2015

李佳颖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研究生

2015

韩青凌

香港浸会大学

2015

张欣如

香港浸会大学

2016

陆嘉熠

日本九州大学经济学部

2016

柳鹂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16

瞿秀纹

日本早稻田大学

2016

徐可人

英国杜伦大学

2016

张含笑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2017

孔繁漪

日本庆应大学

2017

刘金琪

英国利兹大学

2017

顾雅洁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2017

刘菲菲

英国华威大学

2017

孙一鑫

香港浸会大学

2017

严佳斐

英国温莎大学

2017

高明伊

香港城市大学

2017

张羽琛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近三年,文学院总计136名学生进入国内院校继续深造。如李傲寒、刘骞、归鹏程、许钇宸、吴旻浩等5人被复旦大学录取,黄奕丹、杨珂、朱继季、袁玥、冒鑫、尹瑀等6人被南京大学录取,孔卫兵、吴诗蕊、张蕊、朱朱、白贺等5人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薛述方、黄鹤群、刘星伽等3人被武汉大学录取。此外,文学院每年都会输送学生进入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985院校深造。

近三年毕业生考研情况

  

年份

姓名

学校

2015

许钇宸

复旦大学

2015

薛述方

武汉大学

2015

黄祎

苏州大学

2015

孙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黄鹤群

武汉大学

2015

王丽丽

苏州大学

2015

张雨

苏州大学

2015

洪晓彤

苏州大学

2015

缪君妍

苏州大学

2015

季林莉

苏州大学

2015

朱花蕾

湖南大学

2015

刘霖华

苏州大学

2015

贾若雅

苏州大学

2015

郁蓉蓉

苏州大学

2015

张怡静

苏州大学

2015

景如月

苏州大学

2015

王雪

苏州大学

2015

周伟烨

苏州大学

2015

罗丹丹

苏州大学

2015

陆亚桢

苏州大学

2015

沈乔

苏州大学

2015

王羽

苏州大学

2015

杨帆

苏州大学

2015

戚悦

苏州大学

2015

闫思含

苏州大学

2015

何盼

苏州大学

2015

曹云

苏州大学

2015

周瑞

苏州大学

2015

李文钰

苏州大学

2015

王祎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张小霞

苏州大学

2015

唐梦一

苏州大学

2015

宋庆云

苏州大学

2015

孔卫兵

中国人民大学

2015

吴诗蕊

中国人民大学

2015

许晓蓉

郑州大学

2015

庄达萨

山东大学

2015

王雨霏

首都师范大学

2015

霍雨佳

首都师范大学

2015

王婷

兰州大学

2015

冯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刘苑

江南大学

2015

吴红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丁彩云

杭州师范大学

2015

王珂

郑州大学

2015

李璐

上海社科院

2015

王倩

苏州大学

2015

赵安琪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吴旻浩

复旦大学

2015

杜晶晶

苏州大学

2016

梁秋芬

首都师范大学

2016

陆梦佳

苏州大学

2016

石涛

苏州大学

2016

黄奕丹

南京大学

2016

王天乐

山东大学

2016

张雨霏

山东大学

2016

胡敏韬

苏州大学

2016

黄卫娜

苏州大学

2016

侯月

北京师范大学

2016

张留娣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查朝静

苏州大学

2016

黄静

苏州大学

2016

刘大远

宁波大学

2016

范梦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徐俐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徐竹君

北京工业大学

2016

顾炜钰

苏州大学

2016

张怡

苏州大学

2016

孙健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王娴

苏州大学

2016

杨珂

南京大学

2016

王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朱继季

南京大学

2016

耿静

苏州大学

2016

朱文秀

厦门大学

2016

李璐

苏州大学

2016

武迎晗

苏州大学

2016

孙鸿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赵秦

苏州大学

2016

任媛媛

四川大学

2016

王珊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尹景

苏州大学

2016

徐文静

苏州大学

2016

吴桓宇

苏州大学

2016

王蕾

苏州大学

2016

刘杨

苏州大学

2016

郝思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郭艺

苏州大学

2017

奚倩

苏州大学

2017

倪琳

苏州大学

2017

金梦蝶

苏州大学

2017

唐燕珍

苏州大学

2017

金韫之

苏州大学

2017

黎月

苏州大学

2017

潘淑婉

苏州大学

2017

徐婷

苏州大学

2017

贾愫娟

苏州大学

2017

仲捷敏

苏州大学

2017

严佳炜

苏州大学

2017

孙霞

苏州大学

2017

王珺靓

苏州大学

2017

戴天欣

苏州大学

2017

程芳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金晶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赵雨雯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文佳卉

北京语言大学

2017

潘丽云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李傲寒

复旦大学

2017

刘骞

复旦大学

2017

归鹏程

复旦大学

2017

金梦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俞颖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欧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王茜

华东政法大学

2017

李昀倩

华侨大学

2017

袁玥

南京大学

2017

冒鑫

南京大学

2017

尹瑀

南京大学

2017

王津

南京大学

2017

李金龙

南开大学

2017

吉文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张蕊

中国人民大学

2017

朱朱

中国人民大学

2017

白贺

中国人民大学

2017

郭媛媛

厦门大学

2017

李月兰

厦门大学

2017

刘艳楠

厦门大学

2017

黄一晨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张亚男

四川大学

2017

李映晓

四川大学

2017

魏笑雪

四川大学

2017

肖冉

四川大学

2017

徐栋

同济大学

2017

刘星伽

武汉大学

2017

楼晓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刘雨珊

中山大学

  

近年,文学院累计63人次获得出国交流项目资助参加各项国外(或境外)交流项目。熊金一、李玉柔、张璇等多位同学参加了东吴大学《溪城讲堂》暑期研习班,邢佳玥同学参加了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的学习交流项目,许钇宸同学参加了杜克大学全球人文与社会比较研究项目。

文学院中外合作交流情况

姓名

项目名称

备注

薛蓉

台湾友好学校交流项目

(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

2017年

孙一卉

台湾友好学校交流项目

(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

2017年

徐宽

台湾东华大学

2017年

陈嘉琳

2017年秋季赴台研修项目

2017年

杨珊

2017年秋季赴台研修项目

2017年

熊金一

东吴大学“溪城讲堂”暑期研修项目

2017年

李玉柔

东吴大学“溪城讲堂”暑期研修项目

2017年

张璇

东吴大学“溪城讲堂”暑期研修项目

2017年

叶涵秋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谭玮琳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施悦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施贤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缪之淇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刘雨潇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沈绮娴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孙一丹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张逸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刘艾浓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洪榕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冯嘉莉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高子茜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7年

吴卓晓

台湾友好学校交流项目(东吴大学中文系)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韩心怡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东吴溪城讲堂项目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袁家祺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东吴溪城讲堂项目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薛蓉

台湾友好学校交流项目(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孙一卉

台湾友好学校交流项目(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杨真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崔颖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周硕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黄师成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杨由之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施贤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朱孟博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徐宽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陈建宁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蒋康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王小羽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潘宁馨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

施悦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孙一丹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纪雨晴

苏州大学暑期研修项目(系列十四)-赴美文化交流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6年苏州大学本科生海外交流奖学金

郭思涵

江苏高校学生境外交流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杜克大学)

2016年苏州大学“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

罗天男

江苏高校学生境外交流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宾夕法尼亚大学)

2016年苏州大学“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

龚韵怡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刘逸珊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王婧雯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黄忆宁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刘韵芝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管丽莹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李文茜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钱虹宇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刘雨涵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林宇璇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康梦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史季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孙赫乾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王儒非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彭诗宇

十四天赴意大利文化交流

2016年

邢佳玥

世界教室

2016年苏州大学“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

邢佳玥

多伦多大学教育学

2015年苏州大学“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

张含笑

杜克大学全球人文与社会比较研究

2015年苏州大学“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

金晓婷

宾夕法尼亚大学人文管理

2015年苏州大学“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

  

  

  1. 图片资料:见附件

  2. 所在校区:独墅湖校区

咨询电话:0512-65880506

网址:http://wxy.suda.edu.cn/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