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的通知

作者:袁丽云来源:文学院点击率:838更新时间:2018-06-07

各有关学院、部门、直属单位: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有关通知精神,国家社科基金自2018年起设立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加强对相关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重点资助一批研究项目。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遵循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切实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二、研究领域

    重点围绕对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投入不足的基础学科,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而亟需抢救的濒危学科,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待加强的特色学科等。涉及一级学科主要包括哲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人文基础学科,涵盖敦煌学、藏学、边疆史、边海防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历史地理学、地名学、中小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史、周边外交及中外交往史、少数民族史、简牍学、古文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外语小语种、因明学等学科领域。

    三、工作安排

    1.请课题负责人参考以上研究领域,结合科研优势特色,把握研究重点,组建精干、高效的专业研究团队。课题负责人要政治素质高、前期积累扎实、学术信誉良好、潜心治学“甘坐冷板凳”,鼓励青年学者申报相关课题。为避免重复资助,凡主持在研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学者,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本专项。

    2.全国规划办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政治和学术把关,以专项研究课题方式择优立项。资助强度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为每项30-40万元。

    3.本研究专项立项课题研究周期为3-5年。课题组应按年度提交正式发表的有分量、有深度、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全国规划办将择优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版和全国规划办工作网站宣传推介。

    4.本研究专项实行限额申报,省规划办给我校的申报限额为5项。如最终申报数超出限额,人文社会科学处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上报。

    5.申请人可从本通知附件中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申请书》,并于2018年6月19日前将《申请书》纸质版(原件2份,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报送至人文社会科学处项目管理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word格式)发送至sdskc@suda.edu.cn。

    未尽事宜,请致电:65227391。

 

附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申请书.doc (95.5K)  
点击浏览该文件
  
人文社会科学处
2018-06-07 11:28:12
  起草人: 人文社会科学处  周琼 发布人: 人文社会科学处  尚书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