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中法著名语言学家来我院讲学

作者:钱继云来源:文学院点击率:4081更新时间:2012-11-08

2012年11月5日~6日,文学院与我校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学系列讲座在我校独墅湖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共邀请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学部委员、社科院文史哲学部主任、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蓝生教授,法国高教部科研司原副司长、法国里昂高等研究院院长、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欧洲及国际部科学代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贝罗贝(Alain Peyraube)教授,以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国科院东亚语言研究所所长、《东亚语言研究学报》副主编罗端(Redouane Djamouri)教授等三位著名学者先后作了三场学术报告。

11月5日上午9点半~11点半,江蓝生教授作了题为《汉语词语书写形式的革新――谈谈字母词的身份与规范》的学术报告,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曹炜教授主持了这次活动,文学院党委王六一书记与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部分教师、博士生、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一起聆听了这次讲演,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争鸣。

江蓝生教授首先介绍了字母词发展的历史,指出字母词从19世纪中叶以后就进入中国,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在各个领域均有出现,在以往的辞书中也都有收录。接着又介绍了字母词的分类,并总结出了外来词汉化的级谱,即从一个比较西化的字母词汉化为一个非常本土化的词语的过程。作为《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主持人,江蓝生教授还详尽介绍了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在字母词的收录、释义及规范上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尝试,并解释了新版词典收释239条字母词的初衷和思考。整场讲座,有理有据,观点独到,讲解细腻而透彻,听讲者久久不愿离去。

11月6日上午9点半~12点,贝罗贝教授作了题为《汉语历史语法与类型学》的学术报告,曹炜教授主持了这次活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部分教师、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这次讲演,并就相关问题与贝罗贝教授进行了交流。

 

贝罗贝教授首先介绍了历史语法研究与语言类型学的关系,他指出要等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Greenberg的共相研究的发表,历史语法研究与类型学才有了密切的联系,而在汉语史领域及现代汉语方言研究领域,这种结合则发生得更晚。接着,贝罗贝教授介绍了语法结构在历史上的演变,他认为新的语法形式的出现只有三种机制:类推(Analogy)、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外借(External borrowing),并列举了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法演变现象,以证明他的发现和立论的合理性和所具有的说服力。最后,贝罗贝教授还介绍了语言类型学在语言区域(语言联盟)的确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贝罗贝教授谙熟包括古今汉语、英语、维吾尔语等在内的七八种语言,所以讲演时视野开阔,语料丰赡,让人目不暇接。

2012年11月6日下午2点半~5点,罗端教授作了题为《从出土和传世文献的角度再谈上古汉语语言转变》的学术报告,曹炜教授主持了这次活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部分教师、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这次讲演,并就相关问题与罗端教授进行了交流。

 

罗端教授首先指出“一般学者构拟的古汉语,不管从语音的角度还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反应的是春秋和战国时代的语言状况,不能把他们构拟的词缀形式,很机械地扩散到殷商时期和西周早期的语言,因为毕竟时间上相距已经有五百多年了”。跟着就抛出了本次演讲的主旨,他的目标是“考察商周时期的出土文献以及先秦传世文献,以便找出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派生词缀的存在”。在展示了他收集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语料之后,罗端教授给出了他的结论:古汉语派生词缀是西周以后的现象。最后,他又从语言接触和发展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罗端教授原本就读的就是巴黎大学的中文系(本科、硕士),后来又到北京大学考古系留学两年,所以汉语表达精确而清晰,并带有浓烈的北京音色彩,让听讲者啧啧称奇。

讲演结束后,文学院院长王尧教授还向两位法国著名汉语学者颁发了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聘请其为兼职研究员的聘书。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