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记关纪新研究员关于《满族文学――从曹雪芹到老舍》的讲座

作者:周维网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534更新时间:2011-10-18

记关纪新研究员关于《满族文学――从曹雪芹到老舍》的讲座

 

 2011年10月13日下午两点,中国老舍学会会长,原《民族文学研究》主编,社科院研究员关纪新先生应苏州大学文学院之邀于独墅湖校区文科综合1005#5146教室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满族文学――由曹雪芹到老舍》的讲座。关纪新研究员从一个满族人的角度来研究满族文学,并提出“多民族文化文学研究”将会是以后文学研究的方向。

关纪新研究员深入浅出的叙述自己的近几年的来研究情况,并提出一些观点,层次清晰。关纪新研究员的讲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粗线条的介绍了满族的历史,其中详细的介绍了满族的八旗制度、满族的宗教、满族人对叙事文学的热爱以及满族人的女性观。第二,曹雪芹的身份、曹氏家族的历史,目前“红学”研究的不足和《红楼梦》的主旨。第三,老舍的恋京情节和老舍的幽默。

关纪新研究员认为“八旗制度”虽然使清朝的经济、物质和人力得到大幅提升,造就了“康乾盛世”,但是八旗子弟世世代代在“八旗制度”的严格框定下生活,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命运悲剧。八旗子弟为了平衡生命,从而追求生活和精神的家园。满族,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赳赳武夫演变成为富有文化的民族。满族的宗教属于“萨满”系统,萨满教的神一般都是女神,满族人认为女人是最可靠的。满族人认为小说是非常有意思的,是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还认为小说就要雅俗共赏。满族人对长篇叙述文学的酷爱,传世之作比较多,例如《耳语》、《儿女英雄传》、《红楼梦影》、《三侠五义》等等。

随后关纪新研究员谈到了曹雪芹的身份和曹氏家族的历史。曹雪芹写《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原本就具有一重特殊性,那本是一位由满洲贵族走出来的文学家,在书写清代独特历史背景下满洲豪门在阐释《红楼梦》及其作者的活动中,多援例舍弃“满族”抑或“满学”的视角,大约也是难以准确接近目标的核心原因之一。 满学及满族文学研究方式的缺位,不能不说是“红学”研究迄今之先天不足。还认为与满族历史文化事实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内在关联。曹雪芹先生撰写《红楼梦》,乃是满族书面文学创作在该民族既定艺术道路上的一次长驱推演。尽管此书写作亦充分接受了汉族传统文化的诸多影响,但是,它的一系列在艺术创造上特有的新突破新绽放,却多与满族文学的潜在基因环环相扣、紧密相关。研究员认为《红楼梦》的主旨是满族元文化基准的喻体,是满族人入关以后难以适应汉族文化而触发的文化灾难。

最后研究员简单的介绍了老舍的生平事迹、老舍的恋京情节和老舍的幽默。老舍先生的幽默是幽默其外,智慧其内的。

在观众提问环节,关纪新研究员与大家积极互动,详细回答了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此次演讲学术气氛浓厚,让莘莘学子深受古典文学熏陶,受益匪浅。这场精彩的讲座在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王德娟)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