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忆江南”海峡两岸学生交流营扬州段活动顺利举行

作者:黄晓辉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817更新时间:2011-07-20

(通讯员:巴亮)2011年7月14日,由苏州大学主办,苏州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忆江南――中国园林建筑与江南文化”海峡两岸学生交流活动已接近尾声。

清晨,同学们乘车前往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扬州。自古以来,扬州不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商贾云集,经济繁盛,更因一代代文人墨客传唱不衰而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路上,大家争相背诵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烟花三月下扬州”等千古名句,讲述着从史可法、柳如是到扬州八怪的传奇故事。连从小在扬州长大的王雪同学都十分惊讶,台湾朋友们竟然对扬州的历史掌故,文化遗迹如此熟悉。

当汽车驶过润扬大桥的时候,詹惠文同学惊讶地叫道“这就是长江!”一时间,快门声、赞叹声连成一片,江涛阵阵,江风隐隐,波澜壮阔的母亲河唤醒了炎黄子孙血脉里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记忆。

进入扬州,同学首先来到了位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个园素以竹石假山出名,造园者匠心独运,用旨趣新颖、结构严密的景致在园中构拟出春夏秋冬不同的情态,同学们徜徉其间,仿佛经历了一年四季。个园的叠石技艺名闻天下,穿行在险峻摩空堆叠巧妙的黄石假山之间,台湾同学感叹着造园者分水裁山巧夺天工,也在导游的讲解中,对假山设计者八大山人所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精神气质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中午,在扬州市台办的关照下,同学们品尝了扬州的特色菜肴,大快朵颐之后,来到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瘦西湖。正所谓“晴湖不如雨湖”,天公作美,今天的瘦西湖烟雨迷蒙,旖旎多姿,同学们坐在画舫之中,听着船娘为大家讲述一个又一个发生在瘦西湖畔的传奇故事,共赏长堤垂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终于读懂了“五亭桥影系人意”、“白塔云飞寄君愁”的韵味。在澳大利亚学成并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江慈同学表示,以前只是在诗句中体会的美景,今天得以身临其境,她要把这一切拍摄下来,给更多希望了解大陆的人欣赏。

    当我们驱车返回南京时,省台办的领导已为大家安排好丰盛的欢送晚宴。宴会厅就设在秦淮河畔,河面上华丽的画舫,雅致的彩灯投影在花窗上,与古朴的桌椅,精巧的菜肴相映成趣。席间,王艳副处长对此次交流营活动中两岸学生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台湾同学不仅把美好的回忆带回台湾,更要在今后经常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随后,省台办领导还拿出了“味占江南第一家”的洋河大曲为大家饯行,并风趣幽默地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酒文化,引起两岸学生的共鸣。台湾同学纷纷举起酒杯,对各位领导、师生一周以来的精心安排与悉心照顾表示由衷感谢,并盛情邀请大陆师生赴台游玩。廖伟汝、赖冠桦等女同学虽然初次饮酒,不胜杯酌,为表心意,也是一饮而尽,赢得大家鼓掌喝彩。苏州大学的师生希望文化交流营仿佛友谊的种子一般生根发芽,欢迎更多的朋友来江南观光学习。酒店的民间艺人还为大家表演了抖空竹、长笛独奏等节目,不断将宴会推向高潮。伴随着《茉莉花》悠扬的旋律,两岸同学,品佳肴,饮佳酿,赏佳曲,依依不舍话别情,其乐融融。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