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陈炎与《易经》――儒、道同出的哲学文本

作者:胡萱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718更新时间:2011-06-20

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下午2:00,在1005的5339报告厅,来自山东大学的陈炎教授带我们一起走进了他的《易经》世界。

 

陈炎教授侧重探讨了《易经》阴阳爻符号与阴阳概念的产生过程,提出男女生殖器可能是《易经》“――”、“― ―”二爻的原始具象的猜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的阐述了《易经》思想对先秦儒、道美学观念形成的影响,指出《易经》才是中国美学在文本意义上的起点。

 

 

陈炎教授对于儒、道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提出了“儒家:父系等级社会的捍卫者”以及“老庄的消极与意义”两个大的观点。

 

“赋魅,去魅”是陈炎教授提出的关于如何看待《易经》的态度,他反对把《易经》过度的神秘化。通过他深入浅出的讲演,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悄悄掀起了《易经》神秘的面纱。陈炎教授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演说,赢得了在场同学们一次次的掌声。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关于父系社会和母系社会互相影响和改变的问题,陈炎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论述,解开了同学们心中的种种疑问。

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