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首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隆重召开

作者:黄晓辉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776更新时间:2011-05-12

2011年5月7日,首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在我校红楼会议厅隆重举行。国家汉办师资处赵燕青副处长、我校副校长张学光教授、文学院院长王尧教授、研究生处吴雪梅副处长、海外教育学院唐凤珍副院长、本校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院校的教授专家们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我校文学院主办、文学院语言学系主任王建军教授主持。

 

 

上午9时,王建军教授宣布会议开幕。国家汉办师资处赵燕青副处长介绍了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强调要以转变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为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要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三个能力:汉语教学能力、中国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指出未来的几项重要工作,即统一硕士培养教材,出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优秀论文集以作为示范论文,出台毕业论文指导标准和实习评导意见等;张学光副校长强调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出此专业的发展需要多学科以及硬件的支撑,并介绍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文学院院长王尧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我校文学院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研究生处吴雪梅副处长对我校本专业学生的优秀表现做了详细介绍。

会议分为专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环节。

专题发言环节从上午10时30分至12时。文学院黄镇伟副院长首先发言,介绍了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管理、生活及服务等相关情况,指出要重点提高学生的汉文化和汉语言知识水平。中国人民大学贺阳教授提出要处理好语言学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关系、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的关系、教学法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关系,他认为,要有针对性的培养适应海外情况和需要的即面向海外的国际化人才。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段业辉教授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该专业的发展状况,提出要根据汉办的战略要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锻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建成丰富的教师资源库;对于应用,他的观点是教学理念应立足于应用,培养体系从应用出发,教学资源有利于应用,教学实践为了应用,以及要平衡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关系。

 

(国家汉办师资处副处长赵燕青同志与会听取报告)

 

下午14时30分进入了分组讨论环节。第一、二小组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陈满华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钱玉莲教授主持;互动讨论组由王建军教授主持。三个小组在各自会议室内就设定的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交流,互相学习。

在两个小时后的闭幕式上,各小组再聚115会议室,汇报讨论结果。首先由陈满华教授汇报第一小组的讨论情况,他主要陈述了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情况和办学理念,汇报了中山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鲁东大学和南通大学等校在培养该专业硕士时获得的可喜成绩及宝贵经验,汇报也涉及一些培养硕士的新思想,如“创意教学”、“量化指标”、“网络虚拟实习”等。第二小组主持人钱玉莲教授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就业前景、学位论文的定位、培养方案等方面做了言简意赅、主次分明的陈述。她认为,如今培养方案日趋成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出台规范的课程大纲是很有必要的,希望能够革新培养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并期盼志愿者的派出能够常态化。

18时,王六一书记致闭幕词。王书记对各位教授专家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他说,这次会议我们畅怀交流,互相学习,收获颇丰,受益颇多。至此,会议圆满结束。之后,文学院领导在水乡楼宴请各位教授专家。

在此次会议上,硕士培养模式和思想的转变、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统一、如何开发网络资源以提高教学技能等问题备受关注。

 

通过此次会议,教授学者们共同研讨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相关问题,加强了各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这对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有重要意义。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