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在AI浪潮中回归电影本体——文学院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系列活动之十一(邵雯艳老师团队)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0更新时间:2025-06-18

2025年4月21日,戴锦华老师受邀莅临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在炳麟图书馆汇报厅开展了关于“电影装置与文化主体”的主题讲座。这是2024级苏州大学文学院本科生成长陪伴小组(邵雯艳老师团队)的第三场活动,本次活动除了研究生导生、团队的成员参加以外,还吸引了非常多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收获巨大反响。

戴锦华老师从“大时代”的全球背景出发,强调在全球化进程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人工智能已经极大地冲击了电影业。在这样的大语境之下,谋求电影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关照一个有关哲学的本质问题,即“电影是什么”。紧接着,由此引发对于电影本体论的追问,戴老师带领在座的同学们追溯到胶片时代《电影是什么》这部经典著作中去,她带我们领略了这本影评集性质的著作由movie到film到cinema的攀登质感。最后,戴老师劝慰在座的师生们,在“电影已死”这样的论断下,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浮沉中,我们应平静地回到电影的本体上去,并在经验中提炼可以用来锻造未来电影的利器。

此次活动,戴锦华老师不仅以优秀电影为依托,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拓展了鉴赏影视的视角与知识面,并且给予了致力于电影研究的老师、同学们身处新时代的指导。戴锦华老师的真诚分享也给大家留下久久不灭的感动,相信电影与文艺在二十一世纪仍拥有年轻的希望。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