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著名文字学家李运富教授来我院作讲座

作者:来源:点击率:82更新时间:2025-05-13

2025年5月9日上午,著名文字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特聘首席教授,国家语委“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应邀莅临苏州大学文学院,以“从文化视角看汉字”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厚度的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为文学院“仲联学术讲坛”系列讲座之一,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曹炜教授对李运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学院向李运富教授颁发“仲联学术讲坛”讲座证书。参加讲座的还有上海市顾野王研究院院长蒋志明,苏州大学文学院杨军教授、邓福禄教授、李璐老师,以及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李运富教授便引入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汉字可以记录语言,也可以不对应语言音义关系而用形体直接表意。他指出,那些单个反复出现的符号已经具备表意功能,因此非语境下用字形可以直接表意。此外,一个符号往往表达的是一个事件而非一个词,因此在文献语境中也可以用字形表意。

在讲座的核心部分,李教授深入阐释了汉字作为文化符号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他从形体、结构和职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在形体层面,汉字方块型的确立和总体布局的对称均衡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结构层面,许多汉字的结构无法单纯用语言文字理论解释,但可以通过文化视角进行阐释;在职用层面,大量用字现象需要从文化角度进行解读,包括现有字符的选用、特定字形的变异、重造新字替换、构字部件的字符化、特定笔画和部件的表意等。李教授总结道,汉字是文化符号,无论是汉字的书写外形,还是汉字的结构理据,抑或是汉字的实际使用,都可能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当我们无法或不便从语言文字本身作出合理解释的时候,可以借助其他文化事项加以阐释。

在互动环节,李运富教授与在场师生就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耐心解答了研究生们提出的问题。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作为苏州大学文学院“仲联学术讲坛”的重要活动之一,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汉字文化内涵的认知,更推动学界对汉字研究方法论的反思与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