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园区图书馆之“万锤终成一方墨,百炼守得方寸间”活动顺利开展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278更新时间:2023-03-15

     3月12日10:00,由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苏州大学传统文化育人工作室、文学院团委、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及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联合主办,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传统文化公益课堂“中国记忆,地域共创”系列课程之徽墨主题实践活动“万锤终成一方墨,百炼守得方寸间”于苏州市工业园区图书馆顺利进行。



活动伊始,主讲人郭嘉以“黑皮黑肉黑衣裳”这道猜谜诗发问,自然地引出了本次公益课堂的主题——“徽墨”,并向小朋友们询问了有关“墨”的文化典故与成语。现场气氛活跃,小朋友们踊跃发言,很快想出了“胸无点墨”、“浓墨重彩”、“文人墨客”等成语。在主讲人的讲解与提问互动中,小朋友们认识到墨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正是借助了这种材料,中国书画才能营造出奇幻美妙的艺术境界。

随后,主讲人郭嘉借助动画片《邢夷制墨》向同学们展示了墨的发明过程,并具体介绍了徽墨的文化内涵与制作流程、历史沿革与现代应用。她还邀请同学们走上讲台触摸墨条,近距离观察墨的气味与形状,进一步感受跨越千年仍饱含生机的徽墨文化的魅力,从而感知徽墨中的文人风骨、理解古代文人对墨的坚守。



在最后的手工实践与课程总结环节中,主讲人让小朋友们在纸上书写喜爱的诗词并用小锤子和黑色黏土模拟徽墨的捶打过程。其中的两位小朋友主动朗诵与讲解了默写的诗歌《元日》和《木兰诗》,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也都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徽墨制作的不易,加深了对徽墨文化的了解。



墨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一次次锤炼打磨而成的墨块,融合了能工巧匠的思考与设计,传承了古代的风韵,体现了时代的烙印。本次公益课堂活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潜力,以“墨”为主讲对象,向小朋友们普及了中国徽墨文化知识。在主讲人生动有趣、形式丰富的讲解中,同学们对流传至今仍具生命力的徽墨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未来徽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路有了一定的思考。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