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学生工作新闻
    • 规章制度
    • 招生就业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同等学力申硕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南通大学姚登兵处长率团来访共话育人改革

作者:来源:点击率:10更新时间:2025-03-25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管理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3月20日下午,南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姚登兵带队莅临文学院、唐文治书院交流。本次会议聚焦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与本次会议的有南通大学校教务处处长姚登兵,张謇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朱昱,教务处副处长、张謇学院副院长杨伟,教师教育管理处副处长严奕峰,文学院副院长施贤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晓燕,商学院副院长潘修华,张謇学院办公室主任黄玉梅。校教务处处长方亮,唐文治书院、文学院院长曹炜,文学院党委书记宋清华,文学院院长助理陈昌强,文学院院长助理裘兆远,文学院团委书记陆亚桢,唐文治书院办公室副主任薛羽婷,教务秘书李明铭,辅导员王磊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薛羽婷主持。

首先,方亮处长致辞。他说,苏州大学和南通大学从某种程度来说同根同源,平日工作也经常交流,并对姚处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当下文科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办好文科相关专业,进而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文史哲人才,已然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他特别提出,在复合型文史哲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采取 “不保守,不冒进,不盲目摸石头过河”的稳健策略。唯有如此,才能全方位推动文科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实现文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曹炜院长代表学院、书院对姚登兵处长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高度评价了南通大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期待双方能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等领域深化互学互鉴,携手打造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姚登兵处长分享了南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面对学科的发展,南通大学同样采取积极的改革方针。通过本研贯通课程改革,在本科阶段引入研讨型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学术素养。姚登兵处长重点介绍了张謇学院建设和发展。作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张謇学院践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三横三纵"培养体系。姚处长总结指出,张謇学院的改革实践表明,打破学科壁垒、贯通培养链条是锻造契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关键路径。

薛羽婷老师系统介绍了唐文治书院育人特色:打造"文史哲贯通"课程体系,构建"通识筑基-专业强本-研究赋能"三级培养模式;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厚植新时代世界情怀,配备强大的导师团队和师资阵容;创新"学术社区"管理模式,将价值引领融入日常教育全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范式。

宋清华书记在研讨中表示,南通大学和苏州大学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等走在前列。近年来,文学院、唐文治书院也在着力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其中唐文治书院通过"文史哲贯通培养"模式、文学院拔尖基地班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都构建了新文科培养的特色亮点模式。期待通过此次交流深化校际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共育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

双方还就文理工学科差异化培养路径、基础课程体系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与会老师还围绕唐文治书院和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人才培养方案,就学生不同专业路径下的学术课程设置、师范课程保留及毕业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也针对跨校学分互认、优质师资共享等合作路径开展了务实探讨。

本次交流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等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未来将在课程共建、科研协同、师生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探索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