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院长信箱│怀念旧版

导航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学院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名师与团队
    • 教师介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著
    • 科研获奖
    • 科研机构
    • 学术交流
  • 党建工作
    • 党委简介
    • 规章制度
    • 理论之窗
    • 纪检统战
    • 发展公示
    • 组织生活
    • 教工之家
    • 关工委
    • 党校园地
    • 离退休工作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宣传报道
    • 队伍建设
    • 规章制度
    • 事务管理
    • 招生就业
    • 学风建设
    • 创新创业
    • 校园文化
    • 心理健康
    • 国际交流
    • 品牌活动
    • 成长陪伴
  • 国际化办学
    • 招生信息
    • 留学生学历教育
    • 海外合作项目
  • 继续教育
    • 成人高考
    • 助学自考
    • 社会培训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科语文研究

文学院202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 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作者:来源:文学院点击率:18更新时间:2022-12-13 03:09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以及《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2019年修订)》、《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2022年修订)》、《苏州大学2023年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等文件和通知精神,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管理

文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组建材料评价和综合考核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材料评价、综合考核,审核拟录取名单,处理申诉和复议等工作。

二、招生专业及导师(组)

2023年文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及导师(组)信息参见《苏州大学202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链接:

http://yjs.suda.edu.cn/8385/list.htm  

三、申请条件

(一)硕博连读

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在籍优秀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为学术型,不含单独考试和定向就业研究生)。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符合我校当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拟攻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并满足以下要求: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高尚的道德品格;

2.无考试舞弊、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师生关系和谐;

3.应具有高水平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

4.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8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

5.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硕士阶段科研优秀、有阶段性的科研成果。

(二)“申请-考核”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等不良纪录。

2.符合我校公布的年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各项报考条件。

3.坚守学术诚信,无学术不端行为记录,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2)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科研项目且已取得一定成果;

(3)取得其他科研成果或奖励,经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认定可作为申请条件。

4.申请者应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水平原则上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4≥425分或IELTS≥6.0分或TOEFL≥85分或在英文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或在国外留学并获得教育部学位学历认证。

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等)由学院组织评审专家小组审核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审核。

5.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硕士研究生,已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且最迟于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取得国(境)外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和学位证书的申请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

6.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时,除国家和学校鼓励建设的交叉学科外,考生报考专业原则上应与硕士毕业专业在同一学科门类,报名时需要提供三位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并经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认定,报研究生院审核同意。

四、材料提交要求

1.材料内容:见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申请表中材料提交说明。

2.上述所有材料按顺序扫描成1个完整的PDF文件,以考生姓名+报考导师姓名+报考专业命名,于2023年2月18日-2月24日发送至wxy0501@suda.edu.cn。

3.书面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于2023年2月18日-2月24日快递至学院。接收详细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文景路1号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文学院1005幢5206室(限顺丰或EMS),接收人:袁老师,联系电话:0512-65880510。

五、材料评价及综合考核

(一)材料评价标准(仅“申请-考核”类使用):

  根据申请人的材料评价成绩,择优拟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初审名单,材料评价得分低于60分的不得进入综合考核阶段。

 材料评价满分100分,具体评价材料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学业水平及学习工作经历

本科、硕士阶段成绩(15分)

考生学习、工作经历,与报考专业匹配度等情况(10分)

外国语水平

外国语各类考试成绩或国外留学学历学位认证报告、英文论文发表等 情况(10分)

科研成果

论文、专著、专利、项目、获奖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等(30分)

创新潜力

科研潜力(20分)

研究计划等(15分)

 

(二)综合考核内容

综合考核形式:学院成立由不少于5名教授组成的“综合考核专家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复审和综合考核,组织面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综合考核内容:综合考核包括业务考核和素质考核,重点考核申请人思想政治品德、硕士课程学习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成绩不计入总分,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综合考核满分100分,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六、成绩计算办法及录取原则

(一)总成绩计算办法:

硕博连读:综合考核成绩为考生总成绩。

“申请-考核”:总成绩=材料评价成绩×30%+综合考核成绩×70%

(二)录取原则:

结合招生计划及考生总成绩,择优录取。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12-65880510

联系人:袁老师

电子邮箱:wxy0501@suda.edu.cn

学院(部)主页:http://wxy.suda.edu.cn/

八、其他事项

1.本单位博士生招生督查电话:0512-65880510,电子邮箱:wxy0501@sud.edu.cn。为更好地处理问题,来电来信反映问题者须署真实姓名、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

2.本细则由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导师联系方式

导师姓名

联系方式

导师姓名

联系方式

曹炜

caoweitz@suda.edu.cn

季进

sdjijin@126.com

王尧

sdwangyao@163.com

吴雨平

wuyuping@suda.edu.cn

罗时进

sjl200510@126.com

杨旭辉

2805312585@qq.com

王福利

wangfuli@suda.edu.cn

王建军

wjj2914@sina.com

周生杰

ndzsj@163.com

张蕾

szzhanglei@suda.edu.cn

汤哲声

tzs@suda.edu.cn

程水龙

chengsl@suda.edu.cn

汪卫东

wwdb889@126.com

邵雯艳

wenyan_shao@163.com

李勇

ly@suda.edu.cn

艾立中

alz1976@sina.cn

王宁

szhwangning@126.com

 

 

 


  • 学校部门
    • 学院链接
      • 学院黄页
        • 苏州大学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电话:0512-65880500 传真:0512-65880517 邮编:215123
        ©Copyright 苏州大学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